汕头是一个美食之乡,除了享誉内外的潮菜,还有许许多多的潮汕小吃,像老妈宫粽球、无米果、牛肉丸等等。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潮汕小吃——肠粉。
说起肠粉,首先就要介绍一下蒸肠粉的工具。蒸肠粉的炉具就像一座铁皮小楼房,共有5层,可以同时蒸五条肠粉,每层上面都有一个把手。做肠粉首先用一把刷子把油刷在铁板上,目的是使米浆不会和铁板粘在一起。把刷过油的铁板蒸热以后倒入米浆,左右摇晃,使米浆均匀地覆盖在铁板上,再放进炉具里蒸,直到米浆凝固变成粉皮,就可以把肉馅、鸡蛋、生菜还有鲜虾和豆芽倒在粉皮上,一起蒸到熟。最后加入卤汤、萝卜干粒,一盘香喷喷的肠粉就做好了。
吃上一口,真香啊!薄薄的粉皮里面裹着馅料,吃起来又软又香,真爽口!外地的朋友有机会请来尝一尝,一定会让你赞不绝口!
原料:沾米粉200克、水600克、虾米15克、香菇8个、鸡蛋4个、猪肉100克、生菜适量。
做法:
1、准备材料,将香菇和虾米先用水泡开,猪肉剁碎;
2、将虾米,香菇,猪肉,生菜分开下油锅炒熟,可以加点盐;沾米粉加水搅拌均匀;
3、准备两个盘子,其中一个刷上油,(我用的是两个8寸比萨盘,油刷一点点就够了,不能太多)
4、在刷好油的比萨盘倒入两大勺米汤;
5、锅里倒入半碗水,水煮到半开的时候,将装有米汤的盘子放到锅里,盖上盖子蒸两分钟左右;
6、取出盘子,用小刮刀沿着周围划一圈;
7、将蒸好的肠粉倒铺在另外一个盘子上;
8、在肠粉的一边放上肉料;
9、向中间卷起即可。
其实,潮汕地区本没有肠粉,潮汕肠粉的历史不过十来年,但是在潮汕80后的一代的心中潮汕肠粉早已是家乡味甚浓的街边小吃。
潮汕肠粉之所以兴起成为颇具潮味的特色小吃,跟潮汕人善于改良改进的商业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话说肠粉起源于广州,早在清代末期,广州街头上就已经听到卖肠粉的叫卖声。由于味道鲜美,价钱便宜,所以在广州十分畅销,成为一道大众化的小食。但是时至今日广州肠粉却愈发简单化,无论在吃料上还是制作上都已落后于潮汕肠粉。大概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广州经商的潮汕商人见到广州肠粉的吃风甚好,善于做生意的潮汕人,便将肠粉的做法移植到潮汕来。但潮汕人制作肠粉,并不是照搬广州肠粉的做法,而是结合潮汕人的口味,改用潮汕地区的原料,摒弃广州肠粉下料单一的特点,把几种有潮汕特色的吃料放到了一起,淋上潮汕饮食最有特色的酱料,无论是口味还是文化上都自成一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潮味十足的潮汕肠粉,当然受到人们的欢迎,现在在潮汕地区,不论大街小巷,到处都可见到摆卖肠粉的小食摊。
如果单纯是这样,潮汕肠粉还不足以代表潮汕的文化,能把潮汕不断改良改进的商业精神贯彻到底发扬光大的潮汕肠粉的才是潮汕精神的体现。历经十余年的改良变化,现在的潮汕肠粉在潮汕大地上已呈现多种不同的风格,各具特色;就算是同一地方的不同摊档,在酱料上很多都是自我改良的独家秘方,真可谓地地各不同,家家有一套,所以去到潮汕吃过几次肠粉的话,你并不能说你已经了解了潮汕肠粉,就算是我这种在潮州呆了近20年的都只是对小小的一个镇的肠粉勉强算是都吃遍了。
潮汕肠粉在用主料上基本大同小异,米浆的粉皮,馅料不外猪肉、牛肉、海鲜、鸡蛋、烧腊、香菇、青菜诸如此类,反正能下的料都有,就我吃到的大概有20几种,最大的不同是酱料,潮汕饮食文化酱料是一大特色,也许其他地方很难有潮汕地区如此繁杂的酱料种类;而且基本用的酱料都不是市场上单一的工业成品,而是多种酱料经过自己加工而成的,比如比较常见的卤汤,就是用做潮汕卤肉的熬下来的汤加上八角胡椒花生末等香料制成,而经过各摊档自己改良的更是无从考究。而且酱料还有稀稠之分,一样的卤汤如果加少少淀粉勾芡之后口感就很不同;还有一些地方的肠粉还是有汤的,比如普宁的肠粉,浓浓的骨汤底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时至今日,潮汕肠粉还在不断地改进升华中,每次隔个一年半载回到潮汕地区,总能吃到跟以往不同风味的新式肠粉,大概这就是潮汕肠粉的吸引人之处吧!
网络营销能力秀:http://wm23.cn/HQG123
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uc/57156861.html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386924620
微博:http://weibo.com/u/3386924620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