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社饭

     自离家以来,时间已过去一个月了,记得离家的前一晚,奶奶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其中就有腊肉,说起腊肉,就想起了那独一无二“社饭”。

     社饭,是中国土家、苗、侗族等少数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种食品。色泽白中略呈暗紫,松软略粘,水蒿菜清香爽口。土家人十分看重“过社”,家家户户乐此不疲。过社时,都兴做香喷喷的社饭。

     唐<社日>“鹅湖山下稻粮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及清《潭阳竹枝词》“五戊经过春日长,治聋酒好漫沽长。

     万家年后炊烟起,白米青蒿社饭香。”等诗词就是对土家人“过社”的真实写照。

做法是将田园、溪边、山坡上的鲜嫩社蒿(香蒿、青蒿)采撷回家,洗净剁碎,揉尽苦水,焙干,与野蒜(胡葱)、地米菜、腊豆干、腊肉干等辅料掺合糯米(可掺部分粘米,但需先将粘米煮成半熟后掺入糯米)蒸或焖制而成。其味鲜美,芳香扑鼻,松软可口,老少皆宜。

     每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这时用于做社饭的重要原料——鲜嫩茁壮的青蒿和野葱,正满山遍野,是制作社饭的大好时机。食社饭,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当地人缅怀古人,寄希望于未来的情愫。吃社饭,正是仲春三月时节,杨绿桃红空气清新。虽然家家户户都做社饭,但总有不相同的时候,邻居要互相赠送品尝。这种淳朴的乡风民情,至今还在一代代延续。

我对天空说(2015-04-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