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在土中的猫爪

家乡区县: 江苏省盱眙县

猫爪草为毛莨科植物小毛莨的块根,因其块根肉质,数个簇生,近纺锤形,外皮黄褐色,形似猫爪而得名。该属植物多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球约有400多种,广布于寒温地带,我国有78种,9变种,主产于长江中下游各地,一般有小毒,具有解毒散结之功效。除小毛茛以块根入药外,大多数以全草入药,一般用作引赤发泡、敷穴位,可治疗多种疾病,也能杀虫。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猫爪草及其制剂对肺结核、淋巴结核和多种癌症及淋巴瘤有疗效。同时,毛茛属植物亦可作为园林植物,有一定的观赏性。

★药理作用 

1、抗结核菌及其他细菌

对于猫爪草抗结核菌的机制,詹莉等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QC-RT-PCR)方法及PCR方法,对猫爪草有效成分小毛茛内酯(Tern)进行了抗结核菌分子免疫学机理的研究。

2、抗肿瘤作用

王爱武等探讨猫爪草的不同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的作用,采用系统溶剂法提取猫爪草皂苷及多糖,运用MTT和集落形成实验法观察不同浓度的皂苷及多糖对体外培养的肉瘤S180、艾氏腹水瘤EAC及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影响。结果发现猫爪草皂苷及多糖对三种肿瘤细胞株的生长和集落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皂苷给药量与抑瘤率和集落形成明显地呈正相关关系,而多糖有一最佳浓度。

3、体外抗白血病细胞

张家华等采用死活细胞计数和3H-Tdr掺入法,并用高三尖杉酯碱作对照,表明了毛茛甙对各种白血病细胞均有一定杀伤作用。

4、抗急性炎症作用

杨嘉等对复方猫爪草水提物抗急性炎症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均有抑制作用。

★临床疗效 

1、治疗颈淋巴结结核

以内服描爪草煎剂(或酊剂)为主,辅以补气养血中药,结合外科切开引流、搔爬手术,局部敷用各种猫爪草制剂,治疗单纯型、混合感染型、溃疡型、瘘管型颈淋巴结结核180例,经2-3个月的治疗,获临床治愈者134例,显著有效者32例,好转者14例。

2、抗癌应用

⑴甲状腺肿瘤

姜氏报道,以散结片(猫爪草复方)加消瘿汤内服治甲状腺瘤50例。治疗结果:痊愈26例。显效4例,好转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平均治愈时间为28.5日。

⑵淋巴肉瘤

陈氏报道,以中药基本方加猫爪草、葵树子治疗各种恶性淋巴瘤11例,煎剂或制成丸剂内服,并配合外敷法,获较好疗效。李氏报道,对恶性淋巴瘤发热患者68例,均在辩证基础上加猫爪草、龙葵等,对改善症状疗效较好。

⑶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杨氏报道,用猫爪草复方(黄羊、苦参、猫爪草、当归等)制成慢粒丸,每丸含生药量3g,每日4.5~9g,维持剂量每日3~6g,共治疗慢粒患者12例。结果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1例,进步 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 91.7%;治疗后白细胞开始下降时间为20~42天,平均30天,白细胞下降至10×109/L以下时需时为31~180天,平均78.6天。张氏亦报道,由猫爪草复方制成慢粒片(猫爪草、苦参、黄芩等制成糖衣片,每片含生药0.25g),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30例,治疗剂量为每日5~7.5g,维持剂量为 2.5~5g/d,分次口服,并与西药马利兰长期轮替使用。

紫鸢(2015-04-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