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八代人 诗名传水西

家乡区县: 贵州省黔西县

中华自古能诗的人虽多,但一家自父及己及子及孙,子子孙孙连续八世作诗流传的确属罕见。而古黔西州新场潘家自祖潘润民,从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历经二百多年,人才辈出,考中秀才或举人或进士,代代有才人,先后八世。出仕为官的,能抚恤爱民,有善政的声名。有的不愿久享官禄,仰陶渊明的高洁,退隐田园。有的虽有文才,不合时调,不愿荐试出仕,以教学为终身计,放怀诗酒,躬耕养亲作诗,都本唐宋诗人的格律风韵,很多诗篇,与清朝贵州诗人周渔璜作的一样,流传民间,脍灸人口。如此才聚一家,方兴未艾,相沿八世十多人的诗传,实在是水西文林中的佳话。 潘润民,字用霖,明朝万历癸卯年中贵州举人第一,丁未年赴京成进士,改庶吉士,主春曹政。过六年,迁广东督粮副使,后擢四川参政,备兵建昌。过一年,辞回贵阳,正当安邦彦叛明,围攻贵阳城。潘润民虽无守城职责,为保城民生命财产,帮助当事者运筹策划,深中机要。誓与城并存亡,筹饷励士,坚守年余,援军才打到贵阳,得以解围。论功第一,奏准诏起河南参政,进洛阳,供张非常隆盛,摒弃不受。后拜为广东廉访使,后又晋为右布政使,分巡贵州普安道。过一年,晋左布政,备兵曲靖。后拜为云南总藩。 崇祯辛已年,拜大中丞,未到任竟死于官。为人临事沉着,有胆略。行政是简而不扰,廉而不刿。生活简朴,食不重肉,衣不用帛,不营台榭,不置田产,孜孜好学,老而不倦。他的事迹,曾载入《云南通志名宦》和《贵州通志乡贤》。生平著有《味淡轩诗集》,如《贵阳被围自誓》七律一首:婴城苦守一年逾,望断援师泪眼枯;烽火连天云黯惨,僵尸满地血模糊;为怜豢养垂三世,遑恤伶仃有二孤;力尽自甘抛一死,昂藏宁肯负吾躯。 潘士雅,又名驯、韵人,潘润民的长子,贵州举人。官授遵义令,以母老告辞,改石屏牧,又辞。当时正值明末清初,蒿目时艰,避乱山居,只好放怀诗酒。到清政奠定,征为云南蒙自县令,简易为治,吏民皆欢。康熙四年,土司李日森、李世藩父子响应宁州禄昌叛,攻临安,陷蒙自,吏民多遭屠杀,独不加害于他。生平所著《瘦竹亭》诗四卷,如十六岁作的回文诗中的一首:湾前绿水一归帆,目极朝云接翠岩; 山远世烟回嶂合,树芳堆锦簇花嵌;闲窗倚石欹寒枕,曲槛飞岚浸薄衫;颜改几年频恨别,还期梦后寄书缄。 潘子襄,又名骧,潘润民次子。明朝选为进士,不愿为官。清强授罗次令,旋晋四川崇庆州牧,莅任不久,请终养母亲,以两袖清风归。他以廉能称,在罗次任上惠政很多,载入《云南通志循吏》,在《贵州通志》上亦载有他奏请增试中贵州十名额的事绩。生平著有《春游山寺》例七律一首:袅袅萝阴复市藤,乱峰深处一筇登;松含雪意微存傲,石抱云根浅露棱;故态狂来宜对酒,尘心淡后喜逢僧;空山坐久偏生寂,透骨春寒冷似冰。 潘德征,又名道子,潘士雅的儿子。清康熙乙酉中举人,任云南罗次县令,调昆明擢任迤西刑厅兼摄武定知府,在任上勤政爱民,以廉明称,载《云南通志循吏》。生平著有《玉树亭诗集》,如《黄果树观瀑》五律诗一首:水意直趋壑,却逢绝壁隈;晴飞千尺雪,寒响一溪雷;龙窟骄澜气,蛟涎冷石胎;徘徊凝望久,疑是岱云来。 潘允大,德征的长子,国学生,厌世乱兵灾,不慕功名,教学数年。生平著有《游滇草诗集》。如《登贵阳城楼感怀》五律一首:地接荆梁远,星分翼轸辉;筑王名已没,罗国事俱非;万树堆秋色,千峰带霭晖:奢香何处去?搔首几歔欷。(罗国:诸葛武侯平南,济火帮助有功,封为罗甸国王,都即贵阳。奢香:是霭翠之妻,在黔中劈山开九驿通道有功。) 潘无闷,又名元快,潘德征第四子,清康熙壬午中举人,庚子年赴选北上,死于京都。生平著有《留余堂诗集》。其中有《登黔灵山赠干御和尚》五律一首:拓开尘世界,石畔话三生;境静神弥淡,缘空志自清;山中栖慧远,社外入渊明;预订篱边约,黄花酒一觥。 潘文芮,又名彬也,潘无闷的儿子,廪生,不愿出仕,到处教学,家贫,移居水西。生平著有《翠屏寄客集》,如曾载人《贵阳府志》的《春游扶风山》五律一首:倏动烟霞兴,春风酒一樽;欣然履屐齿,不惜破苔痕;花亚树如醉,日斜山欲吞;勾留归客晚,芳草恋王孙。 潘文苞,又名巩也,潘无闷的儿子,考登乾隆庚午科贤书,官福建盐使,后迁江西新城知县,未到任而死。生平著有《琢云轩诗集》,如载人《贵阳府志》的《曹官山居》五律一首:山田春水足,晨起插新禾;致敬惟妻饭,相催借鸟歌:漫言耕待聘,欲喜政无苛;最是归来晚,柴门月色多。 潘白东,又名潘晓,潘文芮的长子,州学秀才。他的作文,清高拔俗,不愿学作八股文,乡试首考落第,即不再考,惟以教育人才为心。本于诗道,未得十一。晚年,恐绝先祖传诗遗愿,勉续作诗百首,名为《断续亭集》,其中有《游黔灵山》五律一首:数曲羊肠路,登临别有天;院中藏古树,山后挂流泉;石缺留云补,林疏放月穿;呼僧松下语,尘盖一齐捐。 潘静川,白东的长子,州学秀才,少贫力学,文采高洁,不合时调,荐试未售,惟以读书教学为务。生平著有《宁愚堂诗集》,如其中《秋收有志》七绝一首:豚蹄祝罢老农叹,苦到秋收力已殚;最是不平人世事,万家供给一家餐。 潘巨川,潘白东的次子,大定府国学生,乡试未举,教学于乡里,四方向学求教的青年,日进家门,年多一年,受教的上千生人,成就的不少于百人。清道光元年,诏举孝廉,黔西州州侯过一斋亲到他家,欲以他应选,劝驾殷殷,辞而不受。生平著有《思敬堂诗集》;其中如《辞谢选孝廉》五律一首:国宁多新进,江湖有故知; 游当随鹿豕,梦不协熊罴;颍水牵黄犊,商山采紫芝; 田园聊卒岁,何必羡乘时。 潘桐,又名潘钟峄,潘静川之子,黔西州国学生,不愿赴试,终以教学为务。生平著有《客留草诗集》。如曾登《黔风演》的六言诗:良友屡寄鳞鸿,问余近日何事?花径朝朝自扫,恐有同心人至。 潘寻,又名潘云表,潘静川的次子,清道光年间,黔西州国学生,谨守先人之道,寻馆教学终身。生平著有《艺兰轩诗集》,其中如《访友村居》七律一首:带水依山烟一村,尘嚣不到古风存;人家参错接篱落,磴道高低开荜门;把钓云归岸上柳,谈心月过花中轩;结庐那得都如此,偏许相从数倒

凌晨忆冷(2015-04-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