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寺石佛

家乡区县: 保定市易县

位于中易水河畔,凌云册乡解(xié)村。佛寺与石佛均始于隋开皇十一年(593),因有石佛像立于殿内,所以镇国寺又被当地人称为立佛寺,清光绪七年(1881),寺院毁于风暴,后曾修复,现存佛殿三间为光绪二十五年(899)重修。殿内东西北墙上有壁画,生动传神。佛像为释迦牟尼佛立像。材质为汉白玉石,通高4.92米。立于仰莲座上,身披袈裟,施以彩绘,雕工细腻,线条流畅,显示出典型的隋代佛教造像风格,对研究隋代文化习俗和石刻艺术有重要参考价值。现佛手足均残,佛头于1997年3月被盗割。1993年7月,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镇国寺石佛位于易县解村,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3年)立于镇国寺内。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寺院毁于暴风雨,独留大石佛一尊。

石佛为释迦牟尼的汉白玉石雕像,高4.95米,立于仰莲座上,坐下有刻铭“大隋国……”等字样。石佛身披袈裟,并施以彩云,雕刻手法细腻,线条流畅,充分显示了典型的隋代佛教风格,对研究隋代文化习俗和石刻艺术有重大的参考价值。镇国寺现存清代大佛殿三间,为1899年重修。石佛置于大殿中间,现佛手足均残,佛头已于1997年3月6日被盗割。

Monika(2015-04-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