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观道德经幢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中国北部河北省的易县。该幢是目前中国现存唯一较完整的唐代(公元618~907年)道德经幢。 龙兴观是中国唐代北方的著名道观,现仅存道德经幢及三通石碑。经幢凿刻建造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现高4.29米。幢身正面刻“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经,大唐开元神武皇帝注”,落款为“易州刺史兼阳军使赏紫金鱼袋上柱园田仁碗奉”。据推测,此幢上的文字为唐代书法家苏灵芝所书。 龙兴观道德经幢的发现,对于研究唐代道教文化以及书法发展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安放于易县县城龙兴观遗址内。龙兴观是中国唐代著名道观,历经宋、元、明各代,并最终于民国初年废弃,现仅存遗址中的道德经幢。高宗时期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将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奉为经典,崇奉道教达到鼎盛。玄宗于开元二十年(732)亲注《道德经》,颁之全国,命各州县镌刻道德经幢,供人们诵读。开元二十六年(738)十月,易州刺史兼高阳军使田仁琬奉敕于易州(今易县)城西开元观立道德经幢。金大定九年(1169)迁至城内南端的龙兴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