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历史事件
【契封商丘】在四千年前,帝喾高辛氏之子阏伯,又名契,就封在商丘,任唐尧之火正,其后又任舜之司徒。据《左传》记载:“昔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辰星又名商星、火星、宋星、心星和荧惑,为二十八宿之一。
【汤王兴商】夏朝末年,商族部落首领汤在商丘一带活动。汤以伊尹为相,励精图治,国力日渐强盛。约公元前16世纪灭掉残暴无道的夏桀,建立商王朝。
【葵丘会盟】春秋时期,诸侯大国争霸,兼并战争频仍。公元前639年,宋襄公以“春秋五霸”之一的地位,在葵丘(今民权县林七集黄河故道北岸)盟会诸侯。齐桓公、楚成王等大国诸侯均参加,并在此写下和好息战盟书,使各国人民得以休养生息。这次会盟史称“衣裳之会”
【泓水之战】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出兵伐郑。楚庄王闻讯,率兵攻宋救郑。两军在宋国境内的泓水(今商丘市柘城县慈圣镇)相遇,宋襄公以强调“仁义”治军,不听谋士劝告,两次错失良机,致使全军覆没,自己身负重伤,不治而死。从此,宋国降为二等诸侯国。“宋襄公之仁”典出于此。
【秦置郡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废封建,行郡县,商丘属砀郡(郡治今永城市芒山镇)。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于蕲县大泽乡,攻占酂县(今永城市酂城一带);九月,刘邦起兵于沛,次年攻占砀郡郡治。
【应天书院】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应天府人曹诚在戚同文讲学旧址建馆,皇上赐名“应天府书院”,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
【更名南京】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五月二十八日,真宗赵恒至应天府。二十九日升应天府为南京。
【赵构登基】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康王赵构在金兵的威逼下,逃至陪都南京(今商丘睢阳区古城南),在南门外举行登基大典,继皇帝位。
【始名归德】宋高宗建炎四年(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年),金改南京(应天府)为归德府。归德府之名自此始。
【明代建制】明世宗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六月,归德州复升为府,始置商丘县,府领州一:睢州,县八:商丘县、宁陵县、鹿邑县、永城县、虞城县、考城县、柘城县、夏邑县。
【师尚诏攻克归德府】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 柘城县远襄集北师家庄人师尚诏率领农民暴动,仅40余天队伍就发展到数万人。农民军首克归德府,继克睢州、许州,在豫东一带产生很大影响。这是明代河南省最大的一次农民暴动。
【李自成两次攻打归德府城】明崇祯八年 (1635年) 三月,李自成、张献忠率兵数万攻打归德府,归德府守卫军凭借城墙固守,在城四周架起火炮,轰击农民军,农民军久攻不下,伤亡甚重,遂撤离。崇祯十五年,李自成、张献忠在入陕西途中,攻破归德府城,杀死官兵3000余人,取得胜利。
【黄河在商丘北徙】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夏,黄河水在今商丘市梁园区李口乡南岸决口,河水泛滥,灌归德府城,直至十九年冬城内始干。其后河水漫流,归德府一带灾害连年。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水向北迁徙,以后商丘一带才少有黄河水灾。
【蒋冯阎大战于商丘】1930年5月,新军阀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的中原大战在商丘拉开战幕,历经了商丘之战、民睢之战、睢杞太边之战、民考曹边之战、商宁之战等激烈战斗,双方投入兵力数十万人。至10月6日蒋军攻战郑州,中原大战基本结束。商丘全区地处陇海战区主战场,无不遭受战火摧残,人民深受其害。
【淮海战役商永战斗】1948年11月30日,淮海战役进入第三阶段,战斗最为激烈。国民党军的3个兵团和地方党政机关共30万人沿徐永公路向永城、商丘方向撤退;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永城市陈官庄一带截击敌军,与之激战四昼夜,全歼国民党军26万余人,活捉“剿共”副司令杜聿明,击毙第三兵团司令邱清泉等人,淮海战役就此结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