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一粒坚强的种子,他像一头永不疲倦的老黄牛,耕耘不息。用吃苦耐劳的品质改造现实,用开拓创新的胆识迎接明天。
王坤友,1948年出生,1971年入党,安徽省无为县蜀山镇新安村原党总支书记,一个在基层工作了46年的共产党员,也是一位肝癌晚期病人。
“只要拿集体的事情,当做自己家的事情来做,任何困难的事情,也是能干的好的。”这是王坤友最朴实的话语。
王坤友1965年参加工作,当过赤脚医生、团支部书记、村支书,1988年,40岁的他被提拔到乡里当副乡长。1992年撤区并乡后,又回到了村支书的岗位上。当时有人笑他:“别人的官是越做越大,你的是越做越小,反而做回家来了”。王坤友笑笑说:“哪里难干往哪里跑。”
1992年底,蜀山镇的泊山下发现一个天然溶洞,政府决定发展旅游业。镇领导选了几个人,但是大家都不愿意去,只有王坤友愿意服从组织安排。1993年初冬,王坤友卷起铺盖、扛着锅灶就上了荒山,搭起一个帐篷,就算安了一个家。当时一块瓦片都没有,仅在帐篷里睡觉,睡觉的时候常常潮湿,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下小雨,条件很是艰苦。为了赶工期,工地实行一天四班倒,24小时不停工,炸石头、搬石头、抬土,王坤友和工人同吃同住,一起劳动。经过8年的艰苦建设,泊山洞从一座荒山,变成了国家3A级风景区,一年收入几十万元。
扎根乡村40多年来,他总是出现在最困难的地方,因为他能吃苦、不计得失,群众服他,领导信任他,所以要派硬骨头给他啃。正当泊山洞的旅游慢慢红火起来的时候,2001年春节,蜀山镇党委又找到了王坤友,要他离开泊山洞,去建成村当书记。建成村当时欠债110万元,村里干群关系很僵,工作基本瘫痪。困难再一次摆在了王坤友的面前,常常半夜因为想着村里事情睡不着觉。家里人说:“你一个月就拿几百元钱,没得干头,你自己一个乡里干部,何必这么拼命的干。”王坤友却说:“我下最大的决心,我会把这个村局面扭转过来。”
王坤友没想到的是进村的第一天,村民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别人把他的被子给扔掉了。王坤友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多年的糊涂账。全村负债110万,大多都是三角债,先不讲让村民还钱,理清楚就很不容易。奔跑了三个月,总算是将账务理清了,仅清楚三角债一项,就为村里削减了30万元的债务。王坤友做的第二件事是将村里400亩抛荒田收归集体管理,复耕成良田,为村民增加收入。可就在他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刚刚起步的时候,2002年4月王坤友的老伴别确诊为乳腺癌。正值春耕之际,忙于强更强中的王坤友,直到老伴手术那天才感到医院。王坤友的付出,建成村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002年下半年征收农业税时,原来到人家家里收税都收不上来的村民们却都是主动前来交税,这个举动让王坤友激动的不得了。后来王坤友被调走的时候,群众和村委会一班人都不舍得他走。
2003年5月,55岁的王坤友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建成村,被调回新安村。此时的新安村和两年前的建成村一样,也是一个烂摊子,处于瘫痪状态,综合排名处在全镇倒数第三位。回到新安村,工作千头万绪,根据实际情况,王坤友决定对传统农业做些调整,发展水产养殖。而村民却顾虑重重,王坤友只好一个个上门劝说,把所有他能想到的细节都帮村民想到做好。两年时间,新安村就诞生了20多家养殖大户,农民的腰包鼓了,干劲足了。此时王坤友的身体却亮起了红灯。
2007年,偶然的一次肚子疼,王坤友住进了医院,医生从他肚子里取出了一颗7斤3两的间质瘤,医生说术后起码要休息3个月。仅仅20天后,王坤友就躺不住了。也是在2007年的腊月,王坤友老伴病情又突然加重,当天下午,王坤友又匆匆赶到村里,一直忙到年三十,才回到老伴身边。2008年新年的正月初七,王坤友老伴病逝了。想到在老伴病重的时候都没能陪她,王坤友心痛地偷偷落泪。
2009年,通过产业调整,新安村年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不仅摘掉了全镇倒数第三的帽子,还一跃成为无为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但是,王坤友的身体越来越差了。2009年夏天,新安村28个试点户举行沼气开通仪式,正当大家沉浸在欢快的气氛时刻,从医院拿来的检查报告单,却如晴天霹雳一般,让王坤友惊呆了。他患了肝癌,而且是晚期。为了减轻王坤友的工作负担,上级领导强令他脱离一线,在家治病休息。蜀山镇原党委书记程绍岚说:“坤友同志有‘三干三不倒’的精神,一个是苦字当头吓不倒,第二个就是干子当头难不倒,第三个是省字当头穷不倒。”
责任是一种使命,一种做人的态度。一个党员对于这个社会的贡献更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我是共产党员,我最看重的就是‘优秀共产党员’这个称号。”凭着他“三干三不倒”的精神,无愧于“优秀共产党这个称号”,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
歌曲《三唱王坤友》很好的诠释了王坤友动人的一生:
一唱王坤友
人物最风流
模范村支书
品格更优秀
鞠躬尽瘁做实事
为党解忧为民谋
动人的故事数不清
平凡岗位显身手
王坤友啊王坤友
你感动巢湖八百里
赞歌唱在人们心里头
二唱王坤友
敢为孺子牛
勤恳做奉献
不计名和酬
四十一年如一日
哪里需要往哪里走
泥汗一身领头雁
开区挖塘把路修
王坤友啊王坤友
你丹心映照党旗红
把忠诚牢记心里头
三唱王坤友
铁骨数一流
灾难压不垮
浩气横三秋
四年痛失三至亲
又遭癌魔伸黑手
俯仰天地一声笑
双肩日月不言愁
王坤友啊王坤友
你赤子情怀昭日月
丰碑立在群众心里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