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寺坐落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县马坝东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距离韶关市南约22公里。 南华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是禅宗六祖惠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1] 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天监三年,寺庙建成,梁武帝赐“宝林寺”名。后又先后更名为“中兴寺”、“法泉寺”、至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宋太宗敕赐“南华禅寺”,寺名乃沿袭至今。因禅宗六祖在此弘法,也称六祖道场。 南华寺建筑面积一万二千多平方米,由曹溪门、放生池、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六祖殿等建筑群组成。建筑除灵照塔、六祖殿外,都是1934年后虚云和尚募化重修的。[2] 1983年,南华寺最早一批被国务院定为国家重点寺院。2001年06月25日,南华寺作为明、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据载,梵僧智药三藏率徒来中国五台山礼拜文殊菩萨,路过曹溪口时,掬水饮之,觉此水甘美异常,于是朔源至曹溪。四顾山川奇秀,流水潺潺,于是谓徒曰:此山可建梵刹,吾去后170年,将有无上法宝于此弘化。后韶州牧侯敬中将此事奏于朝廷,上可其请,并敕额“宝林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