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学院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赵县

石家庄学院地处中国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位于首都北京南280公里,学校地处石家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江大道6号(北校区)、石家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珠峰大街南头(南校区),紧邻京珠高速公路和城市迎宾主干道。学校旧称为石家庄师范专科学院。创建于1956年。学院占地1234亩,规划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有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校园整体布局恢宏雄伟,现代化气息和学术氛围浓郁,是治学执教和求学创业的理想环境。 学院办学基础设施完善。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500万元。[2][3]
石家庄学院具有文明、健康、向上的学生自主发展空间。学生社团、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者公益服务、文艺晚会、体育竞赛等活动多姿多彩,健康高雅。学院先后获得: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全国优秀班集体。

在河北省大学生科技和创新创业大赛中,13个项目分获一、二、三等奖。2005年参加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有35件作品分获全国和河北省一、二、三等奖,石家庄学院获全国和河北省“优秀组织奖”。

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科协、省学联共同主办的2012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圆满结束。此次参赛,石家庄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 11件作品获得单项奖,其中,特等奖1件、二等奖2件、三等奖8件。获得特等奖的作品是化工学院“乐安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这是石家庄学院历史上首次获得特等奖。此外,文传学院的作品“河北东方凯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商业电子促销专项”获得企业专项竞赛二等奖。

2历史沿革 1956年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创建。

1958年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石家庄专区师范学院。

石家庄学院1959年石家庄专区师范学院改建为石家庄专区师范专科学校。

1960年石家庄专区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石家庄师范学院。

1962年石家庄师范学院停办。

1977年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分校)创建。

1982年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分校)改建为石家庄地区师范专科学校。

1995年石家庄地区师范专科学校、石家庄第一教育学院、石家庄第二教育学院合并组建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

1998年9月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迁入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易地新建校址。

2004年5月17日由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石家庄学院,属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4]
3校容校貌 石家庄学院分为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34亩,规划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有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建有52个设施一流的物理、化学、资源与环境、心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各类实验室,能够充分满足教学、科研和创新实践活动的需要。图书馆有先进的图书检索、电子图书系统和电子阅览室,馆藏图书近60万册,电子图书6.5万种,各类期刊1300余种,建有学术期刊和硕博论文镜像站。

4学术研究 研究机构

石家庄学院校园一角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前身为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化学实验室,始建于1978年,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主任负责制。中心下设基础化学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科研室。基础化学实验室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学教学法、化工原理等实验室。专业实验室有:化工基础、药物合成、药物制剂、无机非金属材料加工及检测、高分子材料加工及检测、生物技术、食品工艺及检测等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有:扫描电镜、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元素分析、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电化学分析、差热分析、差热天平、超临界萃取、冻干机等大型仪器。科研室有:电化学、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药物合成、药物制剂、中草药提取、生物技术等研究室,并设有“应用化学研究所”和“新药开发中心”两个科研机构,对外服务。中心有仪器设备1018台件,设备总值500余万元,拥有实验教学面积6000余平方米。

实验教学中心教师共有56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6人,讲师21人,助教10人,其中博士20人,硕士20人。中心创建以来,承担学院化学、化工、化学教育、制药、药剂、材料、生物 、食品等专业本专科19门实验课程的实验教学,共开设206个实验项目,每年接纳学生达1270多人,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的中学教师、科研和工程人才。考取专接本的比率平均约为75%。2007年首次参加大学生挑战杯比赛,获得校级奖10项,省级三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1项,化工学院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

实验中心完成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8项、厅局级课题5项、横向课题9项。获河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在国内外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159篇。

石家庄学院物理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前身为物理系物理实验室,始建于1978年,设普通物理、近代物理、电子电工、实验教学法研究五大类别26个实验分室。中心拥有实验教学使用面积3800余平米, 生均占有实验室的使用面积为 2.27平米。有仪器设备1842件,设备总值518.7万元, 近三年的实验教学仪器的平均年更新率达到 15% 以上。实验中心承担着物理教育、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制药工程等19个专业的基础实验教学任务以及成人教育和中学骨干教师培训任务。年均接纳学生两千多人,完成实验教学人时数12 万左右。

实验中心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开设了电子技术实训、教具研制、家电维修、CAI技术实训等课程,实现了教学内容与科研、与应用密切结合;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密切结合。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方法,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建立了新型的适应学生能力培养、鼓励探索的多元化实验教学模式,推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实验中心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5人,助教3人,有专职实验技术人员 9人,其中教授1人、高级实验师3人、工程师1人、助教4人,实验中心十分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制定了相应政策,采取有效措施,鼓励高水平教师参加实验教学工作,建立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互通,教学、科研、技术兼容,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的实验教学团队。

石家庄学院实验教学队伍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7篇,其中24篇被SCI、EI收录。完成八项校级教学科研课题、五项省级教学科研课题。获得六项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一项一等奖、五项优秀奖)、一项优秀发明奖,四项发明创造专利。2005年物理实验中心被省教育厅和省发明创造协会等部门评为石家庄学院优秀发明创造单位。2003至2006年,实验中心编写了物理教育、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五种专业的基础实验教学大纲,主编了《大学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低成本物理教具的开发与研制》三部实验教材。

实验中心随着学院的发展不断调整和扩建,设备配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品质精良,组合优化,数量充足,能满足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等现代实验教学的要求。能承担多学科、多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建立了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的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一批教学内容的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实验室环境、安全、环保均符合国家规范。

各级领导多次到实验中心检查督导工作,实验中心多次组织中学物理骨干教师的实验教学培训工作,多次组织对中学物理实验技能考核监考人员的培训,组织过全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研讨会,在省电视台作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访谈节目,实验教学改革引起很多同行的关注,曾经接待过17所来访的兄弟院校的领导和专业教师,起到了一定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悲哀的灰尘(2015-04-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