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乐昌九泷十八滩位于珠江水系北江正源武江上坪石-----乐昌河段,属流水地貌,全长约约61公里,总落差65米,谷坡多在60°以上,局部近于直立。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因关中旱饥上疏请免徭役赋税而被贬为阳山令的文学大家韩愈路过此地时,也禁不住触景生情,挥笔写下"鸢飞鱼跃";四个遒劲的大字。由于漂流两岸的自然生态保存完好,因此江上的空气格外新鲜,吸一口都让人心醉,实在是现代都市里难得的享受。九泷十八滩古代是中原通岭南的五条重要通道之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秦时,秦始皇派伏波将军马援率汉兵八千南下平定叛乱,又乘船从此路过,并惊叹道;"滔滔武溪溪何毒淫!"之后,马援又在当地兴修水利。为纪念马援的功劳,人们在老泷南岸的山腰上建起了一座将军庙。到汉灵帝熹平初年(会元171年),桂阳太守周昕南下,见河水狂虐,"石纵横兮流洄洄,波隆隆兮声若雷",不由得"伤行旅之悲穷,舟人之困厄",于是便组织民工整治河道,从此商旅称便,后人念其功德,又把将军庙改称为周府君庙,并刻《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功勋之纪铭》石碑置于庙内(今流佚)。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又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时再次赴任时再次途经九泷十八滩,曾留宿该庙并写有《泷吏》诗,后人于是又将称周府君庙改称韩愈泷祠,由此形成祠内一并供奉马援、周昕和韩愈三尊圣像的"一庙三神"的特有现象。过去般家路经此地,均要进庙朝拜,祈求保佑。
1925年秋,一代伟人毛泽东前往广州农讲所,也曾飞舟险渡九泷十八滩。1987年,乐昌旅游局在此开辟了中国第一家江河漂流旅游项目,九泷十八滩便成为“勇敢者的旅游胜地”,驰名中外的大瑶山隧道贯通,又为九泷十八滩增添了别样的风采。近年来,慕名前来漂流旅游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亲历与大自然搏斗的无穷乐趣和有惊无险的旅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