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乖”习俗

家乡区县: 宾阳县

宾阳“三娘乖”为本地一项民间民俗活动之一,全县各镇(乡)都有流传,自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时期至今已有愈千年的历史。传说,古代我县有一农家壮族妹仔,排行第三,她天生丽质,禀性聪慧,心灵手巧,故人们尊称其为“三娘乖”,也有叫“密丝姑”、“ 三娘乖”的。据说,三娘是个从天上来到人间投胎的仙女,并说,如今乡间妇女所会做的纺纱织布、绣花绘画、针线剪缝、磨谷椿米、播种插秧编织等,所有的手工技艺和农业生产技能,都是她一手相传授的,故在本地那漫长的各个社会历史时期,农家妹仔长到12~15岁,其母亲或婶嫂便叫她们参加村里的祭拜“三娘乖”活动,祭拜“三娘乖”活动为音乐演唱兼念诵形式,有《请娘歌》、《引娘歌》、《十姐歌》、《赞娘歌》、《传艺歌》、《四季思歌》、《十二更歌》、《诉苦歌》、《散了思歌》、《又称“送神歌”》等共近400行,每一首就是一幅古代农耕时期农家少女田园生活的真实画卷。祭拜“三娘乖”目的就是盼望她们嫁人后,能像三娘一样成为一个心灵手巧,勤劳贤慧的有手工技艺和懂农业生产技能的人,做个人家的好媳妇,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独自逛街(2015-04-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