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民间舞蹈“彩凤”为甘棠镇逢塘村易坡屯一位叫易儿公的人于清朝咸丰年间随戏班外出演出期间偶发奇思而新创,至今已有130多年的传承历史。“彩凤”以竹编织成型,以纸裱外壳再作着色成鲜艳夺目,栩栩如生的彩凤方可上演。凤分雌雄,成双成对作表演,冠高大红者为雄凤,冠矮膆大者为雌凤,扮舞雄凤者着兰衣,雌凤者为红衣。舞凤配八音及锣鼓作伴奏,动作有“比翼双飞”“八字飞舞”和“之字起舞”等套路。
舞“彩凤”一般在大年初一至初五,正月十五元宵节、甘棠地区农历5月13日的“关公磨刀节”(甘棠人称为逢圩节)及各种节日庆典活动中举行,以此作为向各家各户祝福拜年,恭祝大家新春快乐、丁财两旺、吉祥如意,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万事顺意,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由于舞彩凤可给人们带来吉祥如意的像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和喜爱。1954年时任区人民政府主席的覃应机同志曾特邀了易八公的传承弟子赴邕作专场演出。改革开放以来,甘棠的“彩凤”在宾阳县历年大型群文活动中均被特邀来作了艺术方块队游行表演,2003年曾与宾阳“游彩架”等艺术方块队赴邕参加了广西八桂旅游狂欢节的表演。2010年10月份与宾阳彩架一起随南宁市人民政府代表团到韩国果川市进行访问表演。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