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9前770-前476年)、战国9前475-前221年)时期为燕国属地,秦代属广阳郡。
西汉(前206年-9年)永光三年(前41年)在今境东北部置益昌候国,属幽州涿郡,到东汉初即废,并入安次县。直至隋代,主要为安次、方城两县分辖。
唐代(618-907),析安次、固安两县地置武隆县,后改为会昌县,(天宝元年)又改称永清县,属幽州范阳郡。
五代(907-960)时,永清县于后晋高祖天福元年(936年)沦入契丹,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克复其南境益津关,在此置霸州并另置永清县,州、县同治。
宋代(960-1276),景德二年(1005年)改名信安军,均属河北东路,景佑二年(1035年)省永清县入文安县。
金大定七年(1167年)信安军降为信安县,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在益津县置益津关,并为州治。信安、益津二县此时均属中都路霸州。
元(1271-1368 )初,信安县入益津县,世祖中统四年(1263年),又废益津县并入霸州,到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复置益津县,继属大都路霸州。同年曾废保定县并入益津县,四年复析置。
明代(1368-1644),于洪武初年废益津县并入霸州;洪武七年(1374年)曾省保定县入霸州,十三年复析置。霸州治如故,先隶北平府,后改属顺天府。
清(1636-1912)时,霸州继领文安、大城、保定三县。到雍正六年(1728年)霸州不再领县,辖境与今霸州相近。此时,属直隶省顺天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