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县基本情况
苍溪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的秦巴山区嘉陵江中游,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辖56个乡镇,幅员2310平方公里,耕地52万亩,人口76万,其中农业人口70万。苍溪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17摄氏度,年降雨量900—1100毫米,年均日照1500多小时,年无霜期280多天。苍溪自然资源丰富,盛产粮油、水果、蚕桑、中药材,是全国的产粮大县、产肉百强大县和狮猴桃、油桐、虫蜡生产基地县,是闻名全国的雪梨之乡。
二、全县经济发展现状
我县地处内陆,工业底子薄弱,交通、邮电、能源等基础设施滞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被国家列为重点扶持的贫困县。经过十多年改革开放和扶贫开发,全县经济有了较快发展,1996年,全县实现工农业产值18.08亿元,财政收入8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l099元。
农业方面一是千方百计稳定粮合生产。年粮食产量达3.75亿公斤,油料2000万公斤。二是突出发展畜牧业。年出栏生猪105万头,肉牛2.5万头,肉羊5万只,存栏毛兔150万只,家禽饲养量800万只,猪羊肉总产量达7万吱,居全国第42位。三是突出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水果、蚕桑、药材和渔业。全县定植雪梨680万袜15万亩、称猴桃560万株8万亩、柚桔橙460万株8万亩,年产优质水果l亿公斤。定植桑树1.25亿株12万亩,年养蚕1;万多张,产茧量已超过300万公斤。全县栽植木本药材6200万袜,盛产杜仲、黄柏、沙参、川芎、黄莲等优质药材,年产沙参400万斤。全县有宜渔水面15万亩,家养鱼类115个品种,有龟、鳖、江豚、鳗鲡、鲵鱼等多种名贵水产品。四是乡镇企业有了较快发展。现有乡镇企业2万家,固定资产净值l亿元,年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近10亿元,利润3600万元,上交税金2500万元。
工业经济方面逐步培育起罐头食品、毛(麻)纺织、茧丝绸、粮油饲料、建筑建材五大工业体系,机械制造、酿酒、药材加工、橡胶制品等城镇集体工业也有了较快发展,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0.5亿元。
(1)粮油饲料加工业:建有粮油饲料加工企业140多家,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800万元。
(2)肉食品加工业:有肉类加工企业13家,年生产各类罐头1万吨,白条冷冻猪肉、兔肉2.3万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亿元。
(3)果蔬及罐头饮料加工业:现有蔬菜、罐头、饮料加工企业37个,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600万元。
(4)蚕茧丝绸加工业:现有丝绸水工企业4个,年产白厂丝350吨,织绸180万米,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800万元。
(5)麻类生产加工业:全县年种植黄红麻、芒麻2万亩,年产250万公斤,现有加工企业3个,年产麻袋800万条、麻布400万米、麻纱700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50万元。
基础建设方面一是水利建设上,全县有大中小微各种水利设施2万多处,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16座,防渗石渠120万米,总畜水量1.7亿立方米,有效灌面33万亩,保证灌面20万亩。二是庭院经济建设上,90%以上的农户庭院经济已初具规模,实现“四个一”(一户一个经济园、一个石板或水泥院坝、一口泉水井或自来水、一条进出石板路或碎石路)标准的户达65%;“五个一”(包括一口沼气池或防旱池)标准的户达25%;“六个一”(包括一户一口沼气池、一口防旱池)标准的户达15%。三是能源建设上,天然气开发利用进入生产、生活领域;全县农村修建沼气池累计达8万口,占农业总户数的39化14个乡镇实现了沼气化。架设了剑阁至苍溪的35千伏输电线路,广元至苍溪11万伏输变电工程年底可竣工投入使用。四是通讯建设上,县城10000门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已经开通,实现了乡镇电话程控化、县城到各区的传输光纤化。五是交通建设上,完成了苍(溪)巴(中)线、苍(溪)剑(阁)线、国道212线城区段和青(茨证)喻(家嘴)线共计115公里的加宽改造任务,加上嘉陵江大桥的竣工通车,国道212线全面改造,全县“一桥三线”交通主骨架已经形成,交通状况大为改观。六是不遗余力地开展重点工程的立项上马争取工作。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关心和重视,立项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兰(州)渝(重庆)铁路立项争取工作也开始起步。
城乡人民生活方面96年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近4亿元。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摩托车等中高档商品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有私人小汽车10多辆。安装城镇住宅电话5000部。90%的乡镇建起了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县城和许多乡镇都能收看10多套电视节目。乡乡镇镇都建起了规范化的卫生院,大部分村建起了卫生站,开始实行合作医疗。有20多乡镇“普九”达标,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都在90%以上。城乡居民住宅、用水条件都大大改善。但全县尚有22个贫困乡镇、241个贫困村、31202户贫困户、113754个贫困人口没有摆脱贫困,我们正抓紧实施“431”扶贫攻坚计划,力争98年摘掉贫困县帽子。
三、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
我们要始终坚持“依托市场办工业,围绕工业办农业,办好农业促工业,种养加工综合经营,贸工农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道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