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颖达故里及其衣冠冢
桃城区的前马庄和后马庄以前是一个村子,统称马庄。马庄之前叫孔贤庄。明永乐年间,马姓移民迁此定居时,原孔姓居民已衰,马姓渐繁衍成大户,村名便改称马庄了。
孔贤庄因是唐代大儒孔颖达的故里而得名。从孔子的十六世孙孔扬被封为下博亭侯,始居孔贤庄开始,至孔颖达时已在这里居住了十世。孔颖达受家学渊源的影响,青年时就是闻名乡里的学者了。19岁时,他去信都(今冀州)向大儒刘焯请教,以才学让刘焯对他另眼相看。刘焯再三挽留他留在身边,他婉言谢绝,回到故里,开办私学,以教授和著述为业。这种生活持续了十余年,直到他32岁那年,被举明经高第,到河南泌阳县做了“博士”的学官,才离开家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