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乡旅游——孔雀湖风光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行唐县

孔雀湖位于行唐县城西北25公里。群山环抱,奇峰叠翠;碧波千顷,水清如镜;湖光山色,交相辉映;似明珠、如碧玉,镶嵌在千山万壑之中。
孔雀湖得名于湖东南海拔只有299.9米的孔雀山。
行唐民间流传一句话:“行唐七十又七寺,只有一寺没钟声。”传说孔雀山脚下有座黄花寺(清·《县志》载:行唐寺观七十多座,黄花寺座落口头村北),寺里住着个和尚,好吃懒做,从不念经,寺院破旧无钟。一日,康熙皇帝微服驾幸五台山,夜宿此寺。为避酷暑,遂告侍从,听见寺内清晨钟响,起身上路。翌日天亮,未闻钟声。康熙问和尚何故无有钟响。和尚掩饰说:“本寺向来无钟,只因南山有只神鸟,每日清晨山头啼鸣,声婉悦耳,美妙动听,闻听鸟鸣,起身念经,天天如此。今晨未叫,怕是惊动了客人安歇。看来您是贵客呀!”和尚的花言巧语竟说得康熙半信半疑。康熙迈出寺门,只见寺旁果然有座小山,山势峻峭,林木参天,林中莺啼鸟啭,甚是动听。康熙脱口而言:“真是个好地方呀!那鸟大概就是孔雀吧!康熙走后,和尚才知道那是当朝天子,就四处游说,八方斋捐。寺院一度香火兴盛,但不久又败落在这个坐吃山空的和尚手里。自古以来,作为集百鸟之美的理想化身——鸟王孔雀,深受帝王和臣民们的尊敬、爱慕和神往,被人视为心目中的吉祥鸟、宝贵鸟。故此,这小山就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孔雀山。1958年,依山筑坝,建成水库。自然变化竟如此神奇,水库建成后,如果登上孔雀山顶远眺,你会发现自己正好站在一只大孔雀的顶冠,碧波千顷的湖水,恰似孔雀开屏,振翮展翅,飘然欲飞,带你向东南方飞去,有人赋诗曰: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我欲乘风去,
夜夜梦里来。


孔雀湖水主要来自郜河主流,流域面积16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0平方公里,湖容1.05亿立方米,钢闸控制。(泄洪能力400米3/秒,发电站容量640千瓦,年平均发电量70万度)东西两条灌溉渠灌溉着下游农田。湖区水域宽阔,水存量大,水质纯净,适宜鱼类养殖、河蚌孵化、珍珠培植、河虾繁殖等。沿岸村庄种田、养鱼、捕虾,尽享其利,素有“行唐鱼米之乡”之誉。
湖区内视野开阔,景色秀丽:四周田园农舍,绿树掩映,白墙红瓦,点缀其间;青山碧水,四季如画;春夏季节,游鱼跃水,游船荡桨;夏去秋来,鱼虾满仓,板船点点;秋去冬至,湖泊冰封,山峦积雪,湖上观光,恍入银色世界,更有超凡脱俗之感。
湖区里有亭一座,名曰“洗心亭”。(清·《行唐县志》载:治西北,元时邑宰创为游憩之所,夏日绿荫浓郁,士人游观甚众。)历代文人骚客曾游览此处,并留下大量的诗赋。元代爱国诗人孛术鲁题诗《洗心亭》二首。
(一)
青山白日见灵台,
六合清明绝尘埃。
更于何处觅三才。
(二)元因天地定卑尊,
莫在君亲覆育恩。
无象太平瞻有象,
洗心亭上看乾坤。
清代乾隆年间行唐知县吴高增(浙江嘉兴人)题“洗心亭”诗:
(一)
陶情只合迩公余,
憩息亭阴且乐胥。
山鸟雨晴鸣树梢,
林花风送落阶徐。
淡忘尘世窥元化,
拨尽浮云见太虚。
仰训古人藏密义,
“洗心”两字拭屏书。
(二)
参得三才方寸心,
灵台一点任推寻。
冰渊在抱凝神谧,
谷种如含生意深。
鉴古有亭堪作镜,
退衙无事只调琴。
恭膺一命兼民社,
夙夜毋忘范氏箴。

伫立洗心亭,极目远眺,湖区景色尽收眼底:西依蘑菇顶峰,东临孔雀湖水,南瞰镇区全貌,北望云蒙叠翠。晨看日出,云蒸霞蔚;幕观落日,气象万千。早有“金蛇探涧”(西彩庄金蛇岭),晚有“王母观灯”(灵寿、平山交界大山王母观)。晴天“莲花溢彩”(九顶莲花山,光照如银,耀眼夺目),雨天“崇山空蒙(崇山高峻而挺拔)。月夜游湖,水天不分,朦朦胧胧,恍如神话中的龙宫,远离尘世,忘却烦恼。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sunny0

我的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3692605867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38156245.html

dandelion(2015-04-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