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敬三少习武,后参国,曾随清廷四川总督赵尔丰平定西藏之乱,辛亥革命前夕,目睹赵尔丰屠杀保战路清愿群众,在风云突变中,笃信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将自己的名字定为“敬三”,参加保路同志会,反对赵尔丰。不久返乡,返乡后曾任阆中县北二区观音团团防教练。民国9年(1920)回王渡任保长,民国12年任王渡镇下段团总兼民团大队长,民国16年任王渡镇团总。罗敬三之子罗以兴、堂弟罗茂修,均为中共地下党员。苍溪县委负责人。罗敬三在他俩的影响下日趋觉醒,由民情革命到支持革命、服务革命。1933年5月20日在罗敬三策划下,红军游击队设下埋伏,袭击了国民党驻王渡三营营长毛克书率领的去三堆石抢粮的部队,毛部死者过半。罗敬三民团向游击队交枪100多支,子弹1000多发,还有医药、盐巴等物资,缓解了游击队的供给困难。此间罗与余天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还在李天焕给红军托购武器装备时予以支持。秋,中央特派员廖承志、交通员杨德安、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到川陕苏区,途经苍溪。罗敬三家接待、安排住宿,并想办法帮助三人化装渡过东河。1934年元宵节,毛克书派人抓捕罗敬三,罗逃到三台县县长李显威家避难,李尽力掩护。1936年罗敬三回到苍溪,隐居乡里。罗敬三之子罗以兴于民国27年(1938)病逝。罗敬三痛不欲生,后给其孙取名“又兴”,教其以父为志。又兴不负祖父期望,上了大学,加入了中国G-C-D。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