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戴窑镇

家乡区县: 江苏省兴化市

江苏省戴窑镇位于兴化市东部,地处兴化市、东台市、大丰市三市交界,有兴化东大门之称,江苏省重点中心镇之一。镇域面积9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960亩,人口6.9万人,非农业人口5974人。有60个自然村庄,居委会5个,行政村31个,村民小组364个。

戴窑概况

戴窑底蕴深厚,唐为“灶产”,宋为“东村”,元末,张士诚在此“十八条扁担齐上戴家窑,一路兴化村”;明初,刘伯温出游至戴窑,担心此地再出能人与朱氏争夺江山,下令在戴窑凿井72眼,建窑72座,破戴窑风水。泰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一代理学大师韩贞即出生于此。

自然地理

戴窑镇位于苏中里下河地区腹部,地处扬州、南通、盐城经济开发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9°43′至120°16′,北纬32°44′至33°13′。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戴窑镇境内河流纵横,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其中的车路河,是丁溪场通招远场南官河的一条运盐河。
戴窑镇地居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兼有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气候宜人。夏季闷热、湿润,冬季干燥、寒冷。“黄梅雨”现象显著,有时出现伏旱,初冬有寒潮、霜冻。冬季下雪。年平均温度15℃左右,年降水量1024.8毫米,日照2305.6小时,无霜期227天。
交通运输

戴窑镇地处兴化市东南部,距兴化城45.6公里。车路河,兴东公路自镇区通过。
客运:客车开上海、无锡、南京、扬州、盐城、大丰等地。往兴化的公共汽车10分钟一班;往东台市区的公共汽车每半小时一班。
经济状况

农业

戴窑镇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花基地。多年来,

戴窑镇风景(19张)
粮、棉、油、水产品总量一直居全国县(市)前列,1990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粮食21481吨,皮棉759吨,油料422吨。生猪出栏2.11万头,年末存栏1.28万头。家禽出栏29.4万只,产蛋316吨。拥有农业机械1263台,15145马力。农民人均年收入703.34元。但现在已发生改变。
工业

解放后,工业发展较快,有市属油脂轧花一厂,制药厂,砖瓦厂等。镇村工业有食品加工,日用工业品,文化用品,五金,砖瓦,水泥制品,农机,服装,印刷等。工农业总产值6702万元。现正在建设工业园。
特色产业

戴窑镇窑东村二组现有耕地面积208亩,农户数60户,人口206人,年人均纯收入6120元。窑东村二组的特色产业主要以大棚番茄为主,种植规模为31亩,种植农户数20户,平均亩产值达6100元,亩效益达5500元。窑东村由于紧靠戴窑集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发展规模大棚番茄的好地方。发展大棚已达10多年。从最初的一个大棚,发展到2007年的38个大棚,达到规模种植经济效益可观,为发展当地经济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产品主要近销戴窑、合陈、永丰、唐子、陶庄等集镇农贸市场,远销东台、兴化、大丰等县市。经济能人周安昆2008年种植2个大棚番茄,面积1.21亩,亩产量11800斤,亩产值8070元,亩纯收入6300元。
窑东村在种植模式上主要采用以下几项技术措施:1、选用优良抗病番茄品种:选用皮厚、耐贮运、吃口好的早熟品种,颜色以粉红的为主,这样便于长途运输。2、施足有机肥料:如人畜粪等,粪源正常是选用学校里的人畜粪和养猪专业户的猪粪,养鸡专业户的鸡粪等。3、主要播种和采收技术:正常年份下,10月28日播种,次年4月15日采收上市,6月底销售结束,下季作物种植水稻。4、选用低毒农药,及时防治病虫害。
2006年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顺应宏观经济发展环境的新变化,紧紧抓住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契机,积极调整招商策略,通过打造园区平台,整合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地精心包装项目,推动企业联合嫁接,拉长产业链条,做大优势产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0年以来,全镇先后弓!进项目41个,实际引资总额2.5亿元,其中引进1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达12个。围绕国家产业政策走向,上争项目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粮食信息中心、土地复垦治理、弱筋小麦和农业产业化等项目,共争取资金近1500万元。预计2007年所有引进项目年创税金累计可达500多万元,占全镇工商入库税金的一半以上。
3、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加快。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近年来,全镇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80万元,新建维修排涝站4座,新建配套防洪闸25座,规划实施了白港圩1.5万亩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区工程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阶段性要求,以河道水系综合治理为重点,全力组织实施农村“三清”工程,完成横泾河疏浚45公里,清淤16.5万方,整治村庄河道132条,清淤78.2万方,打捞水上杂物121.8万立方。分步推进电网改造工程,完成了工业专用线路架设,建成了11万伏变电所。突出解决对外通道交通瓶颈制约问题,举全镇之力,加快实施了对外通道建设,兴窑公路即将建成通车。大力实施农村通达工程建设,戴护公路如期建成并通车。到2007年底,全镇通村公路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500万元,新建改建桥梁132座,完成公路硬质化里程近100公里,公路通村率由45%提高到100%,是历史以来农村公路建设投入最多的时期,全面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公路的目标。
4、集镇面貌日益改善。适应区划调整发展的新要求,围绕建设新型中心集镇这一目标,高起点、高标准进行了新一轮集镇总体规划修编。继续推进老区改造,完成镇区临街房改造5200平方米,维修镇区道路3000多米。加大新区开发力度,大力吸引个人资本投,入,推动小城镇开发建设。完成了新区住宅小区永、电、路配套建设,实施了人民路、凤凰路等路道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建设,建成乐吾学校、中心小学教学楼,国土、地税办公楼、供电营业楼、粮食市场信息中心等一批重点工程。八年来,小城镇建设累计投入2.5亿元,中心集镇的框架进一步拉开。
5、各项改革不断深入。积极执行省、市规定,农村税费改革稳步到位,村组合并工作如期完成。镇办集体企业改革进展顺利,工业企业产权改制全面结束。截至2006年底,列入统计的17家镇办集体企业,累计退出公有资产1800万元。镇属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推进。重叠机构得到合并,富余人员妥善分流。教育系统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办学机制改革率先推行,民办教育初见成效,2005年新办的乐吾实验学校成为全市民办教育的亮点之一。教育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核编定岗工作按期完成。卫生系统改革力度加大,戴窑中心卫生院、林潭卫生院“两权分离”改革顺得实施。完善集体资产变现、公建项目招标管理监督机制,成立了镇招标管理办公室,组织实施公建项目招标31项。
6、和谐建设全面推进。重视加强教育工作,大力实施“六有工程”建设,完成教育硬件投入500多万元,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中考成绩连续8年位于全市前列。农民健康工程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3%,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逐年增加。加大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力度,清理整治网吧家,取缔非法安装卫星传播设施151家。扎实推进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新增有线电视用户8500户。加强药品卫生市场监管,配合相关部门整治打击非法经营。
历史文化

兴化市戴窑镇已有两千年的文明历史,原名“灶产”,后因戴氏人口剧增,又改名为“大戴庄”。戴窑底蕴深厚,唐为“灶产”,宋为“东村”,元末,张士诚在此“十八条扁担齐上戴家窑,一路兴化村”;因戴氏家族烧窑者居多,改名为“戴窑”至今。明初,刘伯温出游至戴窑,担心此地再出能人与朱氏争夺江山,下令在戴窑凿井72眼,建窑72座,破戴窑风水。
早在元朝时代,元末著名农民起久领袖张士诚,出生寒微,以贩私盐为生。在艰难的谋生过程中多次来戴窑,接触了不少商人窑工。组织窑工,农民在戴窑举起了起义大旗,聚众万人,一举攻克了兴化城、高邮城、戴窑至今还流传着一首民谣“十八条汉子齐上戴家窑,一路直取兴化城,顺带高邮州”。并以高邮为都城,建国号为“大周”。张士诚自称“诚王”。公元1356年张士诚南下,占据了平江(今苏州)杭州、安徽寿县等地区,并迁都平江。后为朱元璋所败,投降了元朝。1363年张士诚东山再起,自称“吴王”势力强盛。但因张士诚兄弟骄奢淫逸,忙于享乐,疏于政事,懈于战斗,因而力量日衰。1367年朱元璋攻破平江,张士诚被俘至金陵自缢身亡。戴窑人为了纪念他,专模特制大砖,雕刻有凸字,纪念张士诚,砖长42公分,宽20公分,厚13公分,重18公斤,此砖在戴窑河南袁姓家中收集的。于2000年3月买来,经过考证,这块大砖为张士诚死后建造坟墓所用。
明朝初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出游戴窑,见戴窑河南建有青龙桥、八卦池、河沟纵横,风景秀丽,水激清波,地蒸云霞,蔚然成彩,大有卧龙栖凤之势。想想当年吴王张士诚在这里举行起义,与朱元璋争夺江山,于是刘伯温下令指定:戴窑夏家嘴子建窑7座,八卦地建8座连体大窑,李家嘴建窑4座,张家嘴建窑5座,地势险要的建窑15座,靠近镇上建窑5座,加上原戴窑河北的西窑头北窑头等计72座,还下设凿井72眼,以此来破掉戴窑东山再起的好风水。谁知,戴窑人民靠勤劳的双手做砖制瓦,窑烟不熄,虽然烧去虚构幻想的美梦,却孕育出手艺高超,雕刻精美的砖瓦雕刻艺人。
明初以来,戴窑镇人民流传着一首民谣:“戴家窑、戴家窑,南北三座桥、七十二座窑,朱洪武南京

门楣对砖
筑城墙,一道圣旨到戴窑”。此言确有实据,戴窑砖瓦厂,1973年2月在旧窑址,挖出五块大城砖,字样凸示显有“扬州府提调官同知竹祥司吏陶旭,高邮州提调官同知常松司吏纪衡,兴化提调官主簿樊弘道司吏赵宗”反面刻有“年月日窑匠胡士一”。此砖长44公分,宽21公分,厚12公分,重18公斤。经查在南京市中华门北门向南的第三层第21块城砖,在坝城墙藏兵洞对面也有两块,它与戴窑出土的城砖一模一样。
戴窑砖瓦

砖瓦雕刻是戴窑镇窑工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是戴窑人民精神信仰和对美好生活理想的象征。戴窑砖瓦雕刻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
戴窑的种类有:河砖(即建桥白砖),城墙砖、墓砖、门楣砖、砧砖、瓦档及其他手工艺品,特别是门楣砖、罗底砖、瓦档上面雕刻着各种花纹、图案、刀工精细、线条流畅,图像更是美好绝伦,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较强的地方性、花纹、铭文、图案五花、有楼阁、栅栏、云水、人物、龙、凤、河泊、水草、花鱼吐丹,各类“古钱”图,有福禄寿财喜,天宫赐福、黄金万两、花鸟、天马行宫、云雾水浪、月季花、菊花、如意花、虎头、狮子头、红太阳、八卦、太平、火盆、荷花、莲子、藕结、还有古屋和庙宇用的兽头、龙对头、凤对头、鸡对头、狮对头、砖像等。
科教文卫

戴窑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是正股级的差额拔款事业单位。1972年建站。现有职工25人,其中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2人。其主要服务宗旨: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集农技服务、农资经营和种子供应为一体,负责对全镇8万多亩农田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推广站拥有固定资产40多万元。下设农资供应网点8个,负责全镇的农药、肥料供应。在农技服务上,推广站明确了7名同志专职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建有农业服务专线电台一座,定期发布病虫草害信息,指导农业生产、培训新型农民。
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与戴窑粮食交易市场等龙头企业相配合,进行产后服务。戴窑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拥有一个年富力强的领导集体。2006年被戴窑镇党委、政府表彰为综合先进单位;2006年被兴化市农委、农业局表彰为先进集体;2006年被评为“兴化市文明单位”。
全镇除市属完中一所外,有中、小学33所。
镇文化中心,影剧院各1所,电影放映队1个。
镇区设地段医院,各村有卫生室。

媛媛66(2014-05-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