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旅游?找不到地方?来遵义娄山关就对了。娄山关景色秀丽,峭壁绝立,是众多游客的常去之地。在遵义、桐梓两县的交界处,北距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古称天险。关上千峰万仞,重崖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川黔公路盘旋而过。人称黔北第一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两次娄山关战役保证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是我国重要的“红色”基地。往南40公里是著名的遵义董酒厂。
《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的一首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的词,通过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诗词原文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作者
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及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14] 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1893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1976年逝世于北京。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毛泽东的文风具有四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有气势,即有革命家的气势——“理直气壮,舍我其谁”。 第二个特点是有思想,即有思想家的高度——“理从事出,片言成典”。第三个特点是知识渊博,即有学者式的积累——用典丰富,文库史海,随手拈来。第四个特点是个性的语言,即政治家加文学家的语言——典雅、通俗、幽默。
主题赏析
本词写于娄山关激战之后,以娄山关之战为题材,虽然写的是翻越娄山关的行军情景,写的是胜利后的所见所闻所感,但运用的是高度综合法、侧面描写法,把两天的战斗历程浓缩为一天,通过严肃、紧张的行军气氛,透露出激战的先兆,通过猛烈的西风声、凄厉的雁叫声、细碎急促的马蹄声和时断时续、悲咽毛泽东另版《忆秦娥·娄山关》的手迹。
带涩的喇叭声,暗示战斗紧张激烈,通过描写海涛般起伏的苍山、如鲜血般殷红的残阳,借以表现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激战情景。
这首词是毛泽东所有词作中较为出色的作品综观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体,水乳交融,体现了毛泽东作为诗人的才情和技巧。其结构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上阕沉郁,下阕激昂,上阕取冷色调,下阕取暖色调,色彩对比强烈,感情对比亦同样强烈,上下阕的强烈对比,恰恰反映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作为一代伟大指挥若定的气魄。此词慷慨悲烈写景状物、抒发胸臆,堪当精品。全词只写了中央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上下两阕,通篇只有四十六个字篇幅虽短,但雄奇悲壮,气势如虹,寥寥数笔,“份量”很重,像一幅出自大师手笔的简笔画,笔简而意无穷,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胸怀。
评价
曾经亲临娄山关战斗的作家成仿吾回忆说:“这首词生动地描写了当年红军指战员从拂晓出发到傍晚结束战斗的动人情景。西风猛烈,长空雁叫,红军在月明的霜晨进军,马蹄声微响,喇叭声低沉,一片严肃的战斗前的景象。经过战斗后,雄关也被我们占领,大家迈开大步通过,在黄昏中向波涛起伏的群山奋勇前进。全词写出雄关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艰苦奋斗,就能前进,尽管前面有多少艰难险阻。”
臧克家在阐述诗格和人格的关系的时候,评论说“一个人的人格,和他的创作关系重大。现在有些诗人,不深入生活,关在屋里写诗,小有成绩,就高视阔步,自大得不得了。诗,是人的心灵表露,不与时代同步,人民同心,能写出真正好诗来吗?我认为,我们写诗,做人,都应该向毛主席学习,学习他的美德-谦虚,平易近人。有些写诗的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很淡,追求名利的心很强。毛主席写诗,从未想过发表,他也从未想成为一个诗人。他写诗,就是情之所至,有感而发。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在马背上吟诗,诗情充溢于中,不吟出来不痛快。这种美丽高尚的感情,喷勃而出,才能写出好诗来。”
孙果达评论四渡赤水说:“可以说正是这一仗的成功,才奠定了红军长征能够胜利到达陕北的基础,也奠定了毛泽东作为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主要成员全权指挥军事的地位。为此,毛泽东自然刻骨铭心,引以为豪。”
自解
《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词,一般鉴赏者都认为是写景色的,连郭沫若也这样认为。对于该词是写一天的事还是两次的事,文艺界也有不同的看法。作者在1962年5月9日读了郭沫若对这首诗的赏析后,做了直接的回应。将郭沫若对本词的解析内容全部删去,并以郭沫若的语气写了一段对这首诗的注释性文字:“词是后来追写的,那天走了一百多华里,指挥作战,哪有时间去哼词呢?南方有好多个省,冬天无雪,或多年无雪,而只下霜,长空有雁,晓月不甚寒,正像北方的深秋,云贵川诸省,就是这样。‘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
网络营销能力秀:http://www.wm23.cn/9125jdl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66655218.html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3811684257?source=blog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