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和,男,汉族,1957年1月生,江苏滨海人,197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月参加工作,大学文化,学士学位,助理研究员职称。
1978.2-1982.1 南京农学院植物保护学系植物保护专业学习;
1996.7-1996.9 江苏省宿迁市筹建领导小组成员;
1996.9-1996.12 宿迁市副市长;
1996.12-2000.12 宿迁市委常委、副市长,沭阳县委书记;
2000.12-2001.1 宿迁市委副书记、副市长;
2001.1-2001.2 宿迁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2001.2-2001.8 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6.1-2006.4 江苏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宿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6.4-2007.12 江苏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2007.12 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
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仇和可能是中国当代名气最响的市委书记。他在主政宿迁时的一系列超常规的激进改革使他被誉为“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
1998年,宿迁市下属的沭阳县,给教师下达“招商引资”任务,结果引起集体罢课,此事被央视《焦点访谈》披露;
1999年,又是沭阳县,将犯有小偷小摸等行为的人,在电视上予以亮相、念检讨书,取名“沉重的忏悔”,此事被《南方周末》曝光;
2002年,宿迁推行1/3干部离岗招商、1/3干部轮岗创业,政府催生了上千“官商”,这同样引起媒体集中轰炸。
2003年,宿迁强行推进教改医改,变卖幼儿园和医院,引起激烈争议。从7月12日至10月2日,短短一个半月时间,被很多官员视为“政治杀伤力极大”的《焦点访谈》,三次聚焦宿迁。江苏一位官员评价,如此高频率关注一个地区,实属罕见,实非寻常。而所有这些引起争议的事件,背后都站着同一个人——仇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