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斜岩是仙游四大景之一,座落在县城东北的钟山镇境内,景区面积为6平方千米,现属省级旅游区九鲤湖的重要组成景区。据地质学家介绍:麦斜岩的岩体由燕山晚期晶洞钾长花岗岩组成,周围大面积分布有侏罗纪南园组中上部山岩系地层。说明在距今约9000万年前中生代侏罗纪,我国东部地区的那次为燕山运动的造山运动,在这里产生重大的影响,这次造山运动使深深埋在地下的岩浆冲出地面,形成火山,未喷出而先在地壳中凝结成为“侵入岩”。麦斜岩就是属于这一类。由于岩浆收缩,地壳抬升作用,形成三组垂直的节理,将花岗岩切成菱形块状、格子块状等,又经长期流水冲蚀、溶蚀、温差变化及重力作用等外力因素的影响,便逐渐形成气势磅礴,层峦迭嶂,千姿百态的花岗岩地貌景观。主峰海拨1006.5米,常有云雾缭绕峰顶,因而麦斜岩也称“云居山”。
麦斜岩以奇石怪洞著称,其自然景观十分丰富从迎宾亭至山顶的占星石,共有一百零八景,朋友们,让我们探寻石趣吧!进入山门,通过弯曲的小桥,左边有一巨石突兀,上面镌刻着“樵谷山”三个雄浑有力的隶体书。据清代乾隆《仙游县志》记载,当年元世祖忽必烈请隐士林璧卿(字樵谷)出山为官,而林璧卿坚辞不仕,忽必烈钦佩其高风亮节,御书“樵谷山”三字赐给他,并叫人将其刻在崖石上。为什么一位开国皇帝,会在麦斜岩留下笔迹呢?据说,宋末年,江右有一进士林璧卿,博学多才,对《易经》有较深的研究,且通晓天文地理,他原在宋廷当祭酒,由于宋被元所灭,林璧卿游历至闽中,后隐居在麦斜岩。当时元世祖刚刚入主中原,想起用一些汉族士大夫,以巩固新的政权,他想到了年轻好友林璧卿,于是微服私访,终于在麦斜岩找到他。于是邀林璧卿出山为官,而林璧卿答道:“我家四代在宋为官,宋朝对我家的恩遇可以说是十分深厚,现宋已灭,我却苟且偷生于人世,已经感到十分惭愧了,怎会去当元朝的官?”林璧卿边说边流泪,十分动感情,忽必烈感其怀念旧主情感难于解脱,就封其为“元明妙应道济真人”。并用林璧卿的字--樵谷,写“樵谷山”三个字赐于他,麦斜岩故此也称为“樵谷山”。此山成名之早,身份之不凡,由此可知。右侧有一块巨石祝圣道场石,上刻“祝圣道场、朝真福地”八个字,字迹古朴雄健,乃宋代石刻。据了解宋代当地僧侣在其前筑台,在佛的生日诵经念佛,有时也做一些道场,故有此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