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约250多年前,西元村有个叫谭谓的人。谭谓擅长贩牛,据说当时别的牛贩的牛发牛瘟,很多都病死了。谭谓的牛也发过牛瘟,但他把牛赶到村外的长塘浸过之后,牛就奇迹般地好了,因此在那个时候赚了不少钱。 赚了钱之后,谭谓想建房子,就和他的伙计去城里买木材。谭谓是个不修边幅的人,又没有老板的架子,当他向一家木材店的老板询价时,老板扫了他几眼说:“那个木材很贵,你买不起。你旁边的老板有可能买得起。”木材老板所指的“老板”,就是谭谓的伙计。伙计比老板穿得光鲜,难怪木材老板以貌取人了。 谭谓没有说“他是伙计我才是老板”,而是说:“要是我买得起呢?”木材老板说:“你买得起的话,我就买一送一,你‘整’(阳江方言,建的意思)一座屋我送你一座屋。”谭谓说:“此话当真?”木材老板说:“一言九鼎。”谭谓说:“好。”谭谓差使伙计回家取钱,一下子买了九座屋的木材,木材老板也真的兑现了诺言,送了谭谓九座屋。这就是“十八座”的由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