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的饕餮盛宴 乐山的风土人情

家乡区县: 乐山市市中区

翘脚牛肉是旧时苦力的牙祭、走卒的大餐,他们吃东西不管吃相,翘脚拍案便是常有的事;一说这东西实在好吃,常吃得人忘乎所以,翘脚叫好。如今,翘脚牛肉再不是苦力的专利了,但吃的过程依旧是随意的,流着细汗大嚼大咽的。由青瓷碗、香菜芹菜和辣椒面构成的怡红快绿,始终掩不了这美味中如乐山铿锵的方言一般的豪爽。因此,乐山翘脚牛肉吃的不仅仅是美味更是一种自在。

一、 乐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跷脚牛肉是四川乐山的汉族传统名吃。百年历史,三代演变。跷脚牛肉汤锅已成为乐山源远流长的地方名食。它的散寒止咳的药膳功能,“以脏补脏”的中医原理,大大提升了这道地方名食的品味和档次。跷脚牛肉汤锅几经发展,汤味愈加讲究。在传统汤味的基础上,新添了胡椒、味精、芽菜等现代佐料,渗入了几十种中药材熬制而成的“精汤”,更趋科学营养。已形成汤色碧清、香味绵长、牛杂脆嫩、吃法多样的四大特色。
跷脚牛肉是乐山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乐山大街小巷中绝��������不了的一道美味,跷脚牛肉不但汤汁醇厚,味美鲜香,还有驱寒的功效。外地人在乐山吃过了跷脚牛肉的,无不竖起大拇指。

二、 起源

相传,在30年代初,老百姓民不聊生,贫病交加。当时在四川乐山有位擅长中草药,精通歧典之术的罗老中医,怀着济世救人之心,在乐山苏稽镇河边悬锅烹药,救济过往行人。此汤不仅防病止渴,还能治一般风寒感冒、胃病、牙痛等。其间,他看到一些大户人家把牛杂(诸如肠子、牛骨、牛肚、草肚之类)扔到河里,觉得很可惜。于是,他把牛杂捡回洗净后,放在有中草药的汤锅。结果发现熬出来的汤味甚是鲜香。因味特汤香,又有防病治病的功效。所以,特意来饮者络绎不绝,堂堂爆满。其间没有席位者,有的站着,有的蹲着,有的就直接坐在门口的台阶上跷着二郎腿端碗即食。久而久之食客们便形象的起了一个“跷脚”牛肉的别称,且流传至今。

三、 做法

乐山跷脚牛肉汤锅做法详解
跷脚牛肉汤料用材配方比列:
①荜拨(3个大); ②白芷片(半截,约3厘米长); ③三奈(1颗大);④八角(2个大);⑤香皮(又名香五加皮,3厘米长);⑥小茴香(一小把,约8克);⑦草果(2个大,拍破,去籽四分之三);⑧砂仁(2颗大);⑨白蔻(6颗大);⑩丁香(10粒);桂皮(3厘米长);香果(1个,去壳,拍破);沙姜(一节大);甘松(约0.5克);香叶(5片大);草扣(3个大); 蜘蛛香(1节大);胡椒粒(捣烂,约10克); 木香(半粒花生仁大);宜宾芽菜(约50克)。
以上香料配方比列为家庭自用比列。24口径锅加入四分之三水的比列(也就是家用口径20厘米水瓢3瓢水)。商用请按以上水的比列加大香料量。
以上各种香料的性质:
荜拔:味淡,略辛辣味。
白芷:味芳香,略苦。
三奈:味芳香,略带酸涩。
八角:味芳香,略酸涩。
香皮:味芳香,苦。
小茴香:味芳香,略带甜味。
草果:味芳香,辛辣,略苦。
砂仁:味芳香,微苦,略涩口。
白蔻:味芳香。
丁香:味芳香。
甘松:味芳香。
桂皮:味芳香。
木香:味芳香,苦味重。
蜘蛛香:味芳香。
沙姜:味芳香。
草扣:味芳香。
香叶:味芳香,略苦。
熬制汤锅的注意事项:
跷脚牛肉的汤味鲜是关键,所以,在熬制汤味时最好是放入牛棒子骨和牛脊骨。吊汤时,保持水温处在临近沸水状态(切记不要给锅加盖,否则容易有股中药味)。把不易出味的香料拍破。加入适量的鸡精,黄姜,宜宾芽菜(芽菜需淘去沙质)。将以上香料装入一纱袋内,将口扎紧,放入锅里同牛棒子骨一同熬制。当锅里飘出香料味是应将料包捞出,以免汤味发苦。
用于蘸用海椒面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将优质干辣椒取蒂,剪成约1厘米长的小节,置铁锅内加少许菜籽油炒出香味时起锅捣烂(粗细以粉末较粗为佳)。在炒制海椒时,一定要使用微火,注意控制好火候,避免炒焦。海椒籽可先炒制略微发黄时,再将海椒节一起倒入翻炒。海椒火候偏嫩,则食用不香;炒焦,则味发苦。将炒制好后的海椒捣烂后加入适量的味精和盐。
家庭在制作翘脚牛肉汤底时可以放入500克左右的黄牛肋条肉冷水一同入锅60分钟左右后再将牛肉捞出,这样的汤味会更鲜美。牛肉可以加工改刀切成2×2大小左右的块状烧制成红烧牛肉。
欢迎大家共同交流美食烹制经验和心得。
一口大锅,里面是用牛骨头熬好的底汤,里面有十几种作料。
然后把牛身上的各部分:毛肚,牛心,牛肝,牛舌,脑花,脊髓,牛筋,牛肉,牛肠牛鞭等等用小装在专用的小竹篓里,在滚烫的牛肉汤里来回打个滚,装进小碗,浇上牛肉汤,撒上芹菜或者是芫须。
另外蘸着店家自己舂好的辣椒面。(辣椒面是用本地红辣椒在锅里烘干了,手工在石窝里舂成细末,加上味精和盐,这样做出来的辣椒面又香又辣,是翘脚牛肉的好吃与否的关键。)

四、 成分

百年历史,三代演变。跷脚牛肉汤锅已成为乐山源远流长的地方名食。它防病治病的药膳功能,"以脏补脏"的中医原理,大大提升了这道地方名食的品味和档次。特别是经过杨氏对跷脚牛肉汤锅多次对比调配后,汤味愈加讲究。在传统汤味的基础上不仅增加了药枣、枸己、当归,还增加了二十余味中药熬制而成的"精汤",更合理的趋于科学营养。现在杨记跷脚牛肉汤锅已形成汤鲜味特,牛杂细嫩,滋补强身,美容养颜和吃法多样的五大特色。

五、 特色

翘脚牛肉在乐山是非常大众的食物,馆子多不大,几套木桌椅就足够。门口与案台相连的是一口大锅,里面翻江倒海的熬着牛肉汤,汤中间有牛骨香料之类。案台上陈放着切成薄片的牛肉和牛肚、牛心、牛舌等你能想到的一切牛下水。待客人点好之后,老板便便把它们丢落汤中,三下五除二,抖擞抖擞便起锅,不同品种连着汤各自入碗,不再放任何作料,只在汤面撒些绿茵茵的香菜和芹菜。不同材料口感也不同,毛肚脆劲,牛舌绵软,黄喉厚道……吃完后再喝上一口那不知道熬了好久的汤,厚重的香味让人直感熨帖。

六、 个人体验分享

乐山翘脚牛肉在乐山是非常大众的食物,随处可见。翘脚牛肉的馆子多不大,几套木桌椅就足够,门口与案台相连的是一口大锅,里面翻江倒海的熬着牛肉汤,汤中间有牛骨香料之类,汤上浮着的是两三个筲箕。案台上陈放着切成薄片的牛肉和牛肚、牛心、牛舌等你能想到的一切牛下水。客人坐下后,熟练的点上自己喜欢的品种,老板兼伙计便把它们丢落汤中,三下五除二,抖擞抖擞便起锅,不同品种连着汤各自入碗,不再放任何作料,只在汤面撒些绿茵茵的香菜和芹菜。原料里,除牛肉外都是生鲜的,至于锅中的筲箕,除了避免不同品种混同身份以外,大概还能在煮烫的火候把握上发挥些作用,反正端上桌子的那一碗碗牛杂碎,鲜嫩可口,夹上一片,在干辣椒碟子中滚一转,吃到嘴里,直呼过瘾。不同品种,各有其味,毛肚脆劲,牛舌绵软,黄喉厚道。吃完后再喝上一口那不知道熬了好久的汤,厚重的香味让人直感熨帖。
外地的朋友如果想要吃到正宗的乐山翘脚牛肉就一定要去苏稽镇上的古桥桥头,那儿沿河一条街全是跷脚牛肉,而且基本上都是老字号。本地人常去的装修和风评都较好的一家名叫做古市香。其余的店子记不太清楚名字,不过随便找一家的味道都是很不错的。

能力秀:http://www.wm23.cn/minami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97558765.html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87059081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1787059081/profiletopnav=1&wvr=6&sudaref=www.wm23.cn

sado(2015-04-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