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溪贡米:从皇家贡品到百姓盘中餐

家乡区县: 南充市高坪区

层层梯田涌稻浪,8月31日,笔者来到高坪区黄溪乡响水滩村老鹰寨、枇杷山,一探黄溪贡米的前世今生。一位姓孙的村民告诉笔者,今年,黄溪贡米又是好收成。
黄溪稻田曾用重兵把守
“溪黄泥褐谷品稀,稻田千年变不清,黄溪自古产贡米,唯有皇家独享用。”这首至今在当地流传的民谣,诠释了黄溪贡米的特色。
响水滩村距高坪城区约40公里,在该村靠近岳池县黄龙乡的山上,有50亩水田产黄溪贡米,这50亩水田包括老鹰寨山上的20亩和枇杷山上的30亩。
“据老人们讲,这里的贡米,过去的老百姓是不能吃一粒的。”8月31日,笔者来到响水滩村,93岁高龄的龙礼全老人对笔者说,“每当谷子抽穗的时候,朝廷便派几十名官兵,日夜轮班守在这两片稻田边,不允许任何人靠近一步。有一年,一个官员私下割了一把谷子‘尝鲜’,结果被告发,判了一个欺君之罪,斩首示众;还有一年大旱,稻田干了,朝廷便派千余名苦力,从十里外日夜挑水保苗。为了能保证贡米收获,老百姓吃尽了苦头。”
“这条从山里通往外面的古栈道,就是当年朝廷修的,一旦谷子成熟了,连打谷子都不要本地人参加,都是朝廷派来的人,谷子打出来后,马上用马匹运走,晒都不在这儿晒。”龙礼全老人说。
稻田里的水自古浑浊不清
笔者跟着龙礼全老人,沿着陡峭的山路,翻过一座大山,再穿过密林,就来到了老鹰寨。这里海拔694米,年平均气温13.5℃,昼夜温差大,空气湿润,泥土呈黑褐色。
“看嘛,这20亩稻田就是产贡米的地方。”龙礼全指着山冈上的一片梯田对笔者说。
稻田有8块,连成一片。笔者看到,每块稻田里的水都呈稀糊状,浑浊不清,8块稻田没有一块的水是清澈的。尝一下田中水,感觉泥土味很重。
再翻过一座山,穿过响水滩水库大坝,来到枇杷山上的30亩产贡米的田边,11块稻田里的水也是如此。“这些田,我从来没看见清澈过,听老祖宗们讲,几百年来都是这个样子。”龙礼全老人说。
昔日贡米今成百姓盘中餐
黄溪乡乡长何懋说,相传清乾隆年间,地方官吏敬献黄溪大米,乾隆帝食之,赞不绝口,皇后食后,顿感其他贡米逊色三分,当即把黄溪大米定为朝廷贡米,黄溪贡米因而得名。
据介绍,黄溪贡米的优异品质,得益于黄溪独特的土壤、水质和气候环境。黑褐色泥质,稀糊状水质,气温偏低,早栽晚熟,米粒大而细长。烹之,清香扑鼻,令人食欲大增。
“现在,当地人改写了古民谣,男女老少皆能传唱‘溪黄泥褐谷品稀,黄溪自古产贡米,昔日皇家独享用,今朝我辈食不奇’。”何懋说,该乡于2005年注册了“贡米”商标,2006年,该商标成为南充市知名商标,目前,该乡已成片发展黄溪贡米3000亩。
该乡通过互联网,引来云南省出口贸易公司、贵州粮油食品公司,实行订单种植,目前,黄溪贡米的市场价每公斤在8元左右。
如今,该乡利用优质山泉水、黄溪贡米酿制黄溪白酒,年产200多吨,远销广东、贵州等地。

圆老板(2015-04-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