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记者来到海拔880米的四川阆中市鹤峰乡场镇,只见鹤峰乡道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收购门市部外,药农们正在排队销售川明参等中药材,按质论价,一级川明参每公斤售价70元,二级售价60元,三级售价50元左右,药农们销售完川明参后,数着一沓沓百元大钞,心里乐开了花。
鹤峰乡党委书记蒲晓君介绍说:“鹤峰乡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本乡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优势,成立了鹤峰乡道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从技术、资金、市场建设等多方入手对药农进行扶持,做大做强了中药材产业,去年秋种植的3000多亩川明参今春喜获丰收,净作一亩川明参产值超过1万元,用旱地套种预留行一亩川明参亩产值也达到了5000元以上。鹤峰乡的川明参还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认证标志,成为了阆中市中药材产业第一乡,投资40多万元的阆中市中药材市场就建在鹤峰乡场镇呢!”
上午9时,记者随乡鹤峰乡人大主席母正荣、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朱勇成来到七里扁村川明参种子基地,只见一大片一大片的川明参种子地里,一穗穗川明参上结的籽粒饱满,药农们正背着喷雾器给川明参种子地里喷药杀虫,以确保川明参种子丰收,药农母正华告诉记者:“去年我留了1亩地的川明参采种子20多公斤,每公斤售价达300元,光种子就卖了6000元,种子采后把川明参头留在地里今春挖了400公斤老药,每公斤售价60元,又卖了2万多元呢!”
上午10时,来到鹤峰场镇投资40多万元新建的阆中市中药材市场上,交易平台前,操着全国各地口音的药商们正忙着与药农讨价还价,过磅装车。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鹤峰乡党委、政府领导结合灾后重建,多方设法争取到了阆中市中药材市场建设项目落户该乡。该乡市场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钢结构棚盖市场,有88个交易平台和四川省特色农业市场信息化助农工程中药材天地网站1个。该市场的兴建,实现农超对接,直接将药农与市场联系起来了。中药材市场一建成,药农们的药材收获后就可集中到这里销售,外来的药贩再也不用爬山涉水走村串户去收购药材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