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今天就来体会诗人李白的超然情怀,领略遍地文化的韵味。李白在诗的领域占有不可磨灭的位置,他所隐居的广水寿山留下了遍地文化。天地之间,一切浮躁尽无,留下孤独的白鹤在长鸣!
李白出仕前 “养贤”蓄势于野,往来安陆、广水寿山十年。诗人的十年,足迹的山水留下浪漫的烙印,隐居地的山涧小道一定溢满浓郁的诗情,纵是荒废坍塌的寺观祠院,遗址上也会遗落下遍地文化.
寿山不高,海拔441米,位于广水市西南部。上山的路布满荆棘,有了探寻古文化遗存的澎湃激情,那顾得欣赏沿途风景!一路攀越直达山顶。放眼远眺,东可见中华山脉连绵起伏;南可见田园村庄杂陈,蓝天白云衬映,风景如诗如画;北可见徐家河水库及其围垦山水一体,在阳光照耀下闪烁星星点点。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恒星,时至今日,他的诗作被海内外“粉丝”广泛传诵。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李白在安州与故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在安陆城北60里的许家别业寿山隐居三年,写下了旷世名作《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及脍炙人口的诗篇《静夜思》。李白的诗作量价并重,诗人辉煌的文学成令人惊叹。寓居安州的十年正是他思想认识逐步稳定和才情发挥的关键时期,谁能说他的诗歌成就与其隐居寿山没有关系呢?但今日之行,我似乎没有见到可供敬仰的实物。山顶是一块曾被围墙圈套的长方形平地,现在能见的只有脚下半米高的土堆乱石,岁月残酷,连围墙的断壁残垣也不给后人留下;山顶房屋的基脚却依稀可见,用来托承木柱的红色石墩已经破损风化,看样子被弃一边已有数年;做工精细的瓦挡远落残墙之外;横躺在地上的半块残碑似有阴刻文字,可碑石材质不好,虽以湿布润碑拓看,依然不识一字。清光绪《德安府志》记载的“五龙涧,响水潭,五龙潭绕其下,天半庄严,烟岚环结,盖一郡之镇”的自然景观已随水逝去;山石依旧,也许植被早已换了新颜;曾经的二祠、九观、十八寺早已不复存在;山顶古建筑遗址上建有通讯发射塔,令人大跌眼镜。心中的遍地文化变成一堆瓦砾和一片毫无章法丛生的红茅草。所幸山腰锣儿石、屋儿石、椅子石、鸡公石、棺材石不畏岁月蹉跎,屹立于此久已。
如果你在山顶观看,有两队人马分别从安陆平林方向、随州长岭方向来寿山朝圣。他们会看到什么,几处孤石,几堵塌墙,还是百亩随风摇曳的茅草?尽管如此,我依然相信,寿山文化存乎天地之间。比如李白“穷则独善一身,达则兼济天下”处世志向;拒绝浮躁,隐居山林游学读书,弃浊求真,独领一代诗坛风骚的文人气节;与道教高人胡紫阳、元丹丘等一帮朋友聚啸山林,谈诗论道的仙道风骨和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等,这些都是可以捡拾文化遗留。
听说广水的一位前辈在离山顶数百米处的石缝中捡得一块阳文青砖,大致猜辨为“乾隆道乐”字样,千百年来,寿山文化余蕴的承袭从未间断。寿山有形遗迹虽毁,历史不会磨灭,新的文化积存还在不断堆积。我们的期待,正如山下那一坝两隔的寿山水库,睁大一对深邃的眼睛盼望着后人传承和发扬遗存遍地的寿山文化。新的文化等着我们去创造。
欢迎关注我的网络营销主页:http://abc.wm23.com/zhoujiaojun
喜欢最有乡情的梧桐子网站:http://wutongzi.com/kan/hubei/guangshui.html
我的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3270338615
欢迎访问,互相支持哦!!!我们的比赛不仅仅是为了比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