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才学同志,男,汉族,1930年农历10月出生在贵州金沙县花底乡,1946年随家搬到黔西县耿底乡小寨——耳海,1950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1952年10月14日参加上甘岭战斗。在部队被敌人火力阻击时易才学奋勇向前,在战友的掩护下,以超人的毅力奋勇炸毁敌人的四个火力点,为部队前进扫清了障碍,随后又抢修了工事,坚守坑道,用缴获的机枪、炮弹等武器击退敌人数次反扑,巩固阵地。战斗中他缴获轻重机枪14挺,大小卡兵枪73支,火焰喷射器2具,歼敌百余人,战绩卓著,表现了高度的英勇机智、高度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得到了党和人民以及朝鲜人民的高度赞扬:荣记特等功一次、荣获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授予的国际二级国旗勋章一枚,荣获志愿军总部授予的二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易才学同志因参加上甘岭战斗身负重伤,被评为二等乙级伤残军人。
1952年秋末冬初,朝鲜战争斗争激烈,敌我双方鏖战三八线一带。敌军在西线因我控制三八线以南开城地区,板门店谈判正在此地举行,不可妄动;敌军在东线突入三八线以北,面对金刚山,难以再进;于是重兵强攻中线金化地区,妄图在中线突破我防线扩大领域,将军事分界线凸入朝鲜腹地。10月14日,中线金化地区上甘岭战斗打响,敌军首日即以300多门大炮、40多架次战机,对我阵地发射炮弹20多万发,投弹400多枚,狂轰滥炸,致使山头削低两米,岩石化为1米多深的粉尘。阵地上志愿军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五团在烈火浓烟里殊死抵抗,打退敌军40多次进攻。接着易才学所在的一三五团七连,由连长张计发(电影《上甘岭》张忠发原型)带领进行反击。二排为突击队,排长孙占元为扫平敌军据点,一再组织冲击,皆受敌军4个地堡火力所阻,战士大部伤亡。孙占元双腿被敌弹打断,仍架起机枪,掩护易才学带爆破筒和手雷,巧妙利用地形地物,越过层层火力封锁,相继将4个顽固堡垒炸毁,夺过敌人机枪,连续多次打退敌人反扑,并缴获轻重机枪14挺、卡宾枪73支、火焰喷射器2具,歼敌100余人。为主力冲锋进击打开前进通道,获得巨大胜利。
1953年4月,易才学作为志愿军青年代表,光荣回国参加首都“五一”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庆祝活动,出席了全国青联第二届代表大会。
1954年夏,十五军凯旋,易才学入了党,接替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的一级英雄排长孙占元职务为二排排长。1958年,易才学因战斗致残转业到黔西,历任县商业局保卫科长、重新公社副社长、中坪区副区长、城关区委副书记、省政协委员、县政协副主席。他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也是一位受人尊崇的工作模范。下地方后,易才学默默无闻,只知奉献,不计索取,把心思完全用在工作上。上个世纪,重新公社遭遇百日大旱,他不顾伤痛,主动要求到灾情严重的龙塘寻水挖沟,一身汗,一身泥,引水灌田。中坪公社癞子岩的枧槽漏水,他带10多名社员,不顾生命危险,率先爬上离地200多米高的悬崖陡坎抢修枧槽,确保了100多亩秧田用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