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贵州红果经济开发区的重点发展区域、贵州盘县新县城红果的新城区、贵州西部“三化”同步的先行先试区和改革开放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发展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巨大。
红果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贵州省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鼓舞下,为加大改革开放步伐,加快贵州西部山区和云南接壤地区的发展,设立的自费开发开放的经济开发区,1995年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新区位于滇、黔、桂三省结合部的贵州省盘县境内,在南、贵、昆三大省会城市的辐射结点上。新区东距贵阳290公里,西到昆明250公里,南下南宁500公里、防城港700公里。
贵州红果经济开发区 成立于1992年,1995年升格为省级开发区,2011年5月异地调区建设两河新区,位于贵州西部盘县境内,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沿沪昆高速、毕水兴高速、沪昆高铁布局,总规划面积126.36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规划面积16.68平方公里,商业与住房用地规划面积8.77平方公里,道路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面积7.61平方公里,绿地与公用设施用地规划面积6.78平方公里,仓储物流用地规划面积2.16平方公里。2013年,预计完成生产总值47.11亿元,同比增长220.93%;完成财政收入8.93亿元,同比增长33.68%;完成工业总产值120.8亿元,同比增长247.13%;完成工业增加值42.37亿元,同比增长220.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32亿元,同比增长43%。
配套设施日臻完善。新区已建成41.5公里的供水管网,壁板坡至新区供水工程已投入使用;建成220千伏变电站一座,已动工建设110千伏变电站一座,架设迁改供电杆线48公里;启动路网建设40余公里,已建成24公里;规划建设标准厂房60万平方米,已建成60万平方米(企业自建15万平方米);配套建设712套保障性住房和1.1万平方米职工公寓,现已完成306套。已建成的中等职业学校、固体废弃物研究中心、政务服务中心、金融担保体系,将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新区入园项目96个,总投资388.36亿元;其中工业项目76个,总投资145.49亿元;市场物流项目9个,总投资122.93亿元;其他项目11个,总投资117.67亿元。已建成投产项目42个,项目总投资33.74亿元;在建项目41个,项目总投资178.2亿元;正在做前期工作的项目13个,项目总投资177.33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工业产值234.07亿元、工业增加值88.92亿元。已建成项目主要有黔桂公司三合水泥厂、黔桂公司三合新型建材厂、盘江矿山机械设备制造及维修、盘江胜动新能源装备制造及维修、紫森源集团煤矸石综合利用铝铁回收技术科技园、晶瑞玻璃有限公司玻璃制品加工、天刺力食品科技等,以及在建的红果车配龙汽车文化城、LED产业园、智能农业休闲观光园、红果领翔国际五金建材商贸城、中冶东方高端装备制造等项目,基本形成以中小企业园、轻工产业园、机械设备加工园等为主的“一区多园”发展格局。新区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29亿元。新增就业人员8900余人。
发展目标催人奋进。两河新区是红果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产城一体,产城互动,以城促产,以产兴城的要求,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以高端装备制造业、生产服务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为主导,致力于打造以轻工业、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绿色制造、旅游商品开发为支撑的“3 5”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将新区建设成为“西部山地产业新城跨越发展示范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40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成为实施贵州省“工业强省”发展战略重要示范区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先导区,力争具备申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充分条件;工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成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的西部山地产业新城。
两河新区是红果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产城互动,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以能矿装备制造业、生产服务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为主导,以轻工业、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绿色制造、旅游商品开发为支撑的“3 5”现代产业体系,将新区打造成“西部山地产业新城跨越发展示范区”。力争在2013年底实现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齐备,入驻企业较大增加;到2014年底力争进入全省30个重点产业园区,并排名靠前,成为区域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到2015年,主要项目总投资达40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成为贵州省“工业强省”发展战略重要的空间承载区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争取达到申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条件;到2020年,新区人口超过20万人,向贵州省千亿元产业园区迈进,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经济结构优化、生态优良的西部山地产业新城。
3区位优势
编辑
新区位于乌蒙山腹地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南宁、贵阳、昆明三大省会城市的辐射结点上,在20 世纪60 年代国家规划的能源资源富集区“攀西——六盘水”的最南端;在国务院决定支持贵州发展,确定推进的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的中心位置,有“金三角下的一颗明珠”的美誉;其次,盘县周边的普安、晴隆、兴仁、富源等县市,都是资源富集区,幅员较广,人口较多,且欠开发、欠发达,将为两河新区的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人力和资源保障。新区所在的盘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是贵州的人口大县,也是贵州的经济强县,对贵州西部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两河新区位于盘县西部偏中位置,一头连着有600 多年历史的盘县老城城关,一头连着盘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红果,境内有盘江煤电集团公司、上市企业盘江精煤公司、六盘水恒鼎实业公司等大企业,区位独特,交通便捷。
资源优势
一、“三纵三横”的优越交通。
二、以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优势。
三、丰富的水、电资源。
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力资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