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排骨”是四川传统名小吃之一,全国著名的卤食品牌,现今已发展成以:廖排骨全国餐饮连锁店、廖排骨调味品、廖排骨工业休闲食品……以食品为中心的廖排骨食品餐饮产业链。廖排骨品牌下辖四川真才实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四川廖排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四川廖排骨食品有限公司、成都廖排骨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四大机构。
四川绵阳廖氏家族的蒸卤技术有明确记载的时间始于清朝乾隆年间, 据廖家族谱记载:“廖姓 周文王 子 伯廖之后 世居闽牛田(今福建南)丙辰年入蜀(1736年) 涪州西北(今石马镇)建祠太公(1713年—1796年)光祖 善卤 戊寅年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入宫尚膳监 膳夫”太公独创的“蒸气熏卤”技术和典藏卤料配方名冠宫廷。乾隆二十四年至二十八年《照常膳底档》史书就常见其代表作“红卤鸽脯”的记载;后,乾隆南巡,驻陛扬州,官绅接驾设“满汉全席”,“红卤鸽脯”位列席中。从此,廖氏独创的“蒸卤”绝技享誉四海,乾隆以后《大清会典-光禄寺则例》史记有关一等汉席的记载中也常见廖氏独创的“蒸卤”技法烹制的精品卤菜。1978年廖氏太公生前所藏《卤法技册》和一坛“红卤汤”在廖家祠堂附近被挖掘出来。(手册不幸于1998年老屋失火被烧毁,绵阳市房管局有载)
廖氏后人代代相传祖传卤味秘方,但因种种原因,廖氏后人只是将秘方存于囊中,未施于实践。直到近代,廖氏卤味开始以作坊形式出现。第九代传人廖豁然(1884—1962年) 于1907年在涪州西北炭码头开设卤肉坊;第十代传人廖兴明(1905—1958年) 于1950年在涪城北门酒馆设烧腊组;第十一代传人廖开太(生于1942年) 于1982年在涪城南街家门口设烧腊摊。作坊式经营虽然规模小,但廖氏后人充分掌握其先祖所著《卤法技册》中的“蒸汽熏透法”、“糖汁煎熬法”、“乾坤翻移法”及“香物配料”等技法,因而甚善卤排骨,其所制的排骨味道鲜美,色香俱全,且货真价实,因而被街坊和顾客戏称为“廖排骨”。“廖排骨”名号也由此而来。廖排骨品牌初步形成。
1991,廖排骨在绵阳首届美食节上获第一名,并由绵阳市工商局授予“廖排骨”牌匾;继而,“廖排骨”字号荣获“四川省著名商标”,产品获“中国名菜”、“名特产品”等多项荣誉。2006年,廖排骨技术专利成功申请,《专利号:ZL.021334781》成为了川卤行业的首家获得专利技术企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