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很早就采用制米曲酒。每年的九、十月间,当遍山的苦草、甜草、辣草、酸草成熟的时候,寨里的老人便煮好糯米饭和鸡蛋,并挑选出一对在全寨人中品最好,长得最漂亮的小姑娘和小伙子,由巫师或有威望的老人带着,背上最香最纯的米酒,到山上择一块空旷的空地,摆好祭品,举行采酒药草仪式。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头豪猪来偷吃旱谷,被一位叫图空的姑娘支的扣子套住。她要豪猪赔偿损失,豪猪赔不出来,便将四种草药指给她。这四种药叫勒爬、勒对、勒卡和薹扎。姑娘得到这四种菜,照豪猪教的办法,采回晒干后,舂细,合上糯米粉,捂起来,待发酵后便成了酒药。在捏制酒药饼时,须捏一对凹和凸的酒药饼,凹的代表雌性,凸的代表雄性。并将其合放在一起,摆在酒药堆中间。与人类早期的生殖崇拜是一脉相承的。他们认为,只有阴阳交合,酒药才会好。采草仪式和制饼仪式是否举行得认真虔诚,直接关于到酒的质量好坏,所以举行仪式时是十分神圣的。在做酒药的季节,景颇族往往把自己家做的酒药,当做珍贵的礼物,互相赠送。
酿酒以杂粮为主,如苦荞、玉米等,有时也用小麦、大米为原料。先洗净粮食,用甑蒸熟,然后倒入簸箕中,打散。等温度降下些时,以酒药拌匀,再放在竹篮里,四周围芭蕉叶之类封严,置火坑头上。两三天后,待酒药发酵,取下置于缸中,以麻袋捂紧缸口。春夏捂三、四天,秋冬捂六、七天,待有酒味时打开,把山泉水倒入,就成了水酒。喝酒前,以一大竹筒掏空,一头以棕叶捆在口上,放于酒缸之中,水酒即滤入竹筒之内。又取一细竹管,一端放在大竹口上,再以手指按紧管口,酒即吸入管中,然后按紧管口酒即倒入碗中了。第一次放入的水酒喝完,又可掺水入缸,再喝第二缸。头缸水又香又甜,掺水两次以后味道就逐渐清淡,不如第一次味道好。
景颇族有一句谚语:“酒能把两座山粘在一起。朋友的心要连在一起,没有酒不行。”因此,无论你走到哪个寨子,一坐下,主人便捧出水酒、米酒待客。亲戚朋友在一起,更是离不开酒。酒在景颇族的生活中,几乎与吃饭、穿衣同样重要。所以,景颇族有许多非常独特的喝酒礼俗。景颇族有一句谚语:“酒能把两座山粘在一起。朋友的心要连在一起,没有酒不行。”景颇族有一句谚语:“酒能把两座山粘在一起。朋友的心要连在一起,没有酒不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