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好吃还要看得见

家乡区县: 浙江省平阳县

 在广州,肠粉是一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点心。街头巷尾到处都有肠粉店的身影。它们通常都有一个开放式的操作间。在水蒸气的迷雾中,食客们可以看到整个肠粉的制作过程。两三分钟,一盘晶莹剔透的肠粉就热气腾腾地上桌了。

在杭州,想要吃一份广式肠粉也不是太难。很多茶餐厅里都有肠粉供应。只是做好的肠粉端上来,你从来不晓得它是在布上蒸出来的,还是在笼屉上蒸出来的,少了这份亲眼目睹的交流,似乎有点不够完美。

吃东西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人会说是口味,有人会说是情调。不过,那种一切尽收眼底的现场感,会不会也是精彩的一部分呢?今天要给大家推荐这么一家肠粉店,它把那种现场感也带到了杭州。

隔着100多℃的水蒸气

做肠粉,最讲快、准、稳

这家位于百井坊巷的叶记肠粉,门面不大,装修也很简单,甚至有点杂乱的感觉,是一家非常不起眼的小店。不过一到饭点,这里常常是一座难求,人满为患。老板姓杨,她说开一家肠粉店,一直是她老公的愿望。

杨老板说,她和老公都是江西人。当年她老公到广州打工,便爱上了那里的肠粉。后来回到杭州,他还常常带着妻子到竹家庄吃肠粉。不过,这些餐厅的肠粉,虽然味道不错,却总是少了一点热气腾腾的感觉。

几年后,杨老板和老公在百井坊巷开了一家馄饨店。这家店就是如今叶记肠粉的前身。直到去年,他们决定实现在杭州开一家肠粉店的愿望,于是去了广州,找到了一个老师傅,开始学习肠粉的制作工艺。

叶记做的是最传统的布拉肠,也就是拿一块布在沸水上蒸,同时刷上一层薄薄的米浆,等到米浆蒸熟,再从纱布上分离下来,就成了肠粉。蒸出来的肠粉好不好,标准有很多,首先得色泽光亮,其次还得足够的薄。

比起那种在笼屉上直接蒸出来的肠粉,布拉肠的口感更均匀更细腻。不过做起来,也更费时更麻烦,光是纱布,蒸一次洗一次,工作量就多了很多。

虽然以前也是做餐饮生意,不过做布拉肠,还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杨老板坦言:“去年刚开业时,做出来的肠粉的确很不理想。那个老师傅也说了,制作过程学起来是很简单,但是日积月累熟能生巧才是最重要的。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对手法和火候的掌握都不熟练,做出来的肠粉往往不够薄,光泽也不好,有的时候甚至很难从纱布上脱离下来。”

想象一下,下面是沸水,升腾上来的是温度在100度以上的水蒸气,双手要在这种环境下摊开纱布,再刷油、抹米浆、摊配料……没有足够纯熟的手法,的确很难搞定。也正是因为如此,杨老板更觉得有必要把整个制作过程呈现给所有的食客。所以在小店收银台的对面,就是两个蒸锅,布拉肠的制作就在这里进行。

酱汁做过“本地化”处理

不到二十元就能吃到满足

现场制作的确让眼睛饱了眼福,那么做出来的东西究竟能不能让嘴巴也饱了口福呢?对于肠粉来说,除了最主要的肠粉主体得够薄、够亮、够Q,其他的就在于配料了。这个配料一方面是一起蒸熟的其他食材,一方面是最后浇在上面的酱汁。

叶记的肠粉款式也是很传统的广式风格。鲜虾肠、鸡肉肠、鱼片肠、鸡蛋肠等等在这里都可以点到。杨老板说,其实做肠粉的随意性很强,拿什么来当配菜,和包包子用什么馅料一样,可以变换的花样很多。

比如用生菜来搭配鸡肉、鱼片,这种做法非常常规。但是做猪腰肠粉的时候,考虑到猪腰的腥臊味儿比较重,叶记就拿了韭黄来搭配。用韭黄比较冲的味道,把猪腰的腥臊味儿压掉。大店里做出来的肠粉,往往会在肠粉外面摆上两颗翠绿的青菜,这样看起来更漂亮。叶记就直接把蔬菜和肠粉一起蒸了裹起来,卖相很一般,不过吃起来,却是一种实在的口味。

至于最后的酱汁,也是杨老板最大的秘密。她说,酱汁是肠粉调味的关键。千万别以为最后浇在肠粉上的就是酱油,其实它是混合了高汤、酱油、糖还有其他一些调味料的汤汁。因为杭州人喜欢甜、喜欢酱油,叶记在几样调味料的配比上也做了调整。

如果到叶记来吃饭,最聪明的做法就是点上一份布拉肠,再配上一碗粥。和大多数广州肠粉店一样,叶记肠粉走的也是肠粉 靓粥的路线。粥是每天早上事先熬好的白粥,摆在外面,客人点一份,就舀出一小锅,再加上配料直接生滚出锅。同样新鲜,同样热腾,一份肠粉加一碗靓粥,不过20元,就能吃得很满足。

雷微微(2015-04-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