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早,有个老人,四个儿,已娶了三房媳妇。这三个媳妇人老实,不会当家,不会当家。
这一日,三个媳妇回娘家,老人吩咐了:“走归嘛,大媳妇你住三、七日,二媳妇你住二、八日,三媳妇呢,你住四、六日;三个人同日走,同日回。回屋呢,大媳妇要带纸包水,二媳妇带纸包风,三媳妇呢,带纸包火。”
三个媳妇一路走,一道讲:“嘎会死,三个人住的日数不一样,又要同日走归,还要带什么纸包水、纸包风、纸包火,这些名堂到那里取?”到了一条河边,三个人歇歇脚,洗洗手,又念起这件事。
河边,有一个媛主儿洗衣裳,就问:“阿嫂,你们讲什么?”三个媳妇把地家爷的吩咐说了一遍。
媛主儿讲:“唔,这便当。二八、三七、四六,意思是叫你三个都住十日。纸包水是伞,纸包风是蒲扇,纸包火呢,是灯笼。”
三个媳妇一听,高兴死了。哈,正好,大媳妇娘家开伞店,二媳妇娘家卖蒲扇,三媳妇阿爸会做灯笼。
十日功夫一过,三个人带着雨伞、蒲扇、灯笼回屋子。地家爷觉得奇怪,咦,这三媳妇平时日老实,这回怎么恁灵?就问。她们也晓得瞒不过地家爷,就一五一十说了。
老人有心,有一日访到河边洗衣的媛主儿屋里。对媛主儿阿妈说:“阿婆,日昼我这升米放你镬里煮,麻烦你给我煮三样饭。”
媛主儿阿妈为难了。一升米煮三样饭,怎么煮法?老人一走,媛主儿从房间走出,对阿妈说:“阿妈,一升米煮三样饭好煮。先煮滚再用勺子一推,推成三档,就煮作饭、软饭、半饭半粥三样饭。”
日昼一到,老人走来吃饭,怀里装着什么物事。到了灶头,锅盖开了一看,嗬,真有三样饭。晓得这媛主儿真灵。走出灶间,脚一勾,好,怀里的果子七滚八落在地上。
媛主儿想,生果子落地,是想娶我做他媳妇,赶紧进自己房间。
老人问媛主儿阿妈:“阿婆,你这囡儿给人了没有?”“还末。”“哪做我媳妇,好勿?”“好,好。”
老人送出八字,过几日就定亲。下半年就娶。
三年过了,老人原先只当四媳妇人灵,会当家,那晓得娶来三年了不开口。就叫轿夫送她回娘家。
走到半路,四媳妇听见山鸡叫,在轿中自言自语:“山鸡、山鸡,山鸡多嘴被打死,奴奴多嘴转回乡。”轿夫看看,嗬,会讲话嘛,又转轿抬回屋。
地家爷问:“四媳妇,你为什么三年不讲话?”“阿爸,屋里有大伯娘、二伯娘,还有三伯娘,怎么会轮到我讲话?”“媳妇,从明朝起,这个家给你当!”
第二日,吃过天光,四媳妇当家,就讲:“大伯、二伯、三伯,你们去把屋前的稻割了,屋后的大竹砍了。”
稻割来,四媳妇洒些黄泥水晒干,藏起。大竹呢,当中的节通了,储了水。
地家爷一看,叫皇天!想:“我还只当她是个女才子,那晓得原来是败妖娘!稻正扬花就割了,屋后一大片竹林全砍完。怎么办啊!好,看看你怎么收场。”
第二年大早,村里不太平,生病人多。有的人肚不好,买扬花稻做药;有的人挑不动水,用他们竹中的水。这样,卖来银子堆成山。地家爷高兴,嘿,有恁灵的媳妇,什么也不愁了。就打了匾挂在门口,匾上题三个字:“不愁事”。
一日,县官坐轿路过,抬头看到“不愁事”三个字。想,我一个百姓父母官,田粮征不上,心中也要愁;你一个乡间百姓,哪有不愁事的!就把地家爷叫出。
县官对地家爷说:“有三起事,请你去做,雄鸡会生卵,布帐挂天下,水井打门口,限你一日时间。办得到,赦你无罪,办不到,嘿嘿,拆屋子烧匾!”
县官起轿走了。地家爷倒在床上叹气:“唉,不要说一日,就是八年、十年,也办不到这三起刁难事,嘎会死啦!”
四媳妇晓得这事,到地家爷房里叫吃饭:“阿爸不用急,心宽点去吃饭,明朝县官到,你就这……”
过了一日,县官来了。四媳妇走出接。县官问:“你公爹呢?”
“啊,不凑巧,我地家爷生女每儿,躺在房间里。”
县官不信:“懵讲,公爹那会生女每?”
“老爷啊,你说雄鸡会生卵,我公爹怎么不会生女每?”
县官被问倒牢,又说:“那好,第二起事,布帐挂天下,办到了没有?”
四媳妇应答:“老爷,这事好办,你去量一量天有多大,我马上给你拿布帐。”
县官又难住了,只得说:“好,好,那第三起呢,水井打门口,办得如何?”
“老爷,打水井何必用一日时间?”我家水井在屋后,你去把水井端起,我一下就拿到门口,多便当!”
县官没有办法了,赶紧起轿回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