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舞》是洞头民间舞蹈的代表作,由洞头县民间文艺爱好者于1956年至1957年间发掘整理。舞蹈以海洋贝类带情节的群舞形式,展现了渔区人民向往婚姻自由、敢于与邪恶势力斗争的大无畏气概。贝壳舞最早发源于洞头县北岙镇大王殿村一带,是一个以贝壳为主要表演手段的道具舞蹈,在洞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当地渔民以丰富的想象力,夸张、拟人的艺术手法,赋予了贝壳独特的生命力。《贝壳舞》是洞头海洋文化的一个缩影,是海岛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保护这一民间瑰宝,对于研究洞头海洋文化、彰显洞头县传统文化魅力具有独特历史意义。
据传承人施书宝介绍,每年元宵节,举办规模较大的俗称“游火锅”(也称迎火鼎)的庆典活动,这一带的人们背起自己制作的贝壳,参与到“迎火鼎”的游行队伍里。起初为简单的民俗踩街活动项目,表现了渔民捕捞丰收的喜悦心情,后来民间艺人们在张合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加上角度变换和队形的穿插,逐步形成了舞蹈表现形式。建国后,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们相传、提炼,使之发展为具有故事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1957年,《贝壳舞》参加了浙江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文艺汇演获表演一等奖。2008年参加浙江省“群星奖”广场舞蹈比赛获得了表演金奖。该项目海岛特色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参与面广,具有一定的审美和欣赏价值。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