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头鬃”

家乡区县: 浙江省洞头县

“迎头鬃”大约始于清咸丰年间,名称起源于闽南语方言谐音。“迎头鬃”的活动形式其实质就是渔业生产先进的表彰仪式。“迎头鬃”活动就是每年渔汛结束时,评比出海洋捕捞作业产量最高的渔船,被评上者谓为“扛头鬃”。然后选定吉日举行“迎头鬃”仪式,届时,当地的渔行主和乡绅们率领众人给“扛头鬃”的渔船送去“头鬃旗”和“红包”,且端上用红布披盖着的大猪头一路上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送到“扛头鬃”的渔船老大家中。船老大领着船伙接过“鬃头旗”和猪头后,在自家中大厅神龛前祭拜,举行酒席宴请渔行主、乡绅以及渔伙等。宴会结束后,船老大和船员又一路敲锣打鼓,把头鬃旗送上渔船。祭拜船上供奉的妈祖神位,再把旗升到桅上。年成好的时候,举到头鬃的渔船和渔行还会出资请外地戏班来渔港演出,即祭拜神祖,同祝丰收,共享欢乐。 “迎头鬃”是洞头县海洋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效地助推了渔区经济的发展,激发了渔民竞争意识,增强了荣誉感,通过活动,更提高了渔民的生产积极性,融洽了渔区社会关系,使渔民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

五月小猪(2015-04-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