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东环铁路

家乡区县: 海口市琼山区

一条银龙,穿梭南北。
从此,海南有了第一条纵贯南北的电气化铁路“大动脉”。
从此,海南增添了一道代表现代文明的独特壮丽风景。
从此,海南人可以自豪地说,今朝路通,百年梦圆,将为海南长远发展积蓄后劲!
从清末名臣张之洞提出修建海南铁路,到1943年海南第一条铁路首次全线贯通,到2003年1月7日粤海铁
海南向环岛高铁时代迈进
海南向环岛高铁时代迈进
路轮渡开通,2007年西环铁路改造全线通车营运,再到现如今建成通车的海南东环铁路,经历沧桑的海南铁路不仅实现了天堑变通途的南北一线,更将在之后实现东西两线贯通,构筑环岛铁路网,从根本上改变海南铁路封闭落后的现状。
岁月悠悠。提出修建海南铁路第一人———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的疾呼犹绕耳边,振聋发聩,时光已汩汩过去了100多年。

晚清时期

海南修建铁路的提议,最早可追溯至晚清,当时的洋务派大臣张之洞不止一次上书,筑铁路至海南腹地。1918年,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在谋划“建国方略”的时候,用笔在中国西南铁路图南端划了一条线,触角直抵与宝岛一水之隔的广东海安。一代伟人,勾勒出以火车、渡船与海南岛联结的最初设想。不过,战乱将两人的设想击碎。着手建设宝岛铁路的人,还有海南文昌籍人士宋子文。1936年,宋子文踏足宝岛
第一辆粤海铁首次开进火车站
第一辆粤海铁首次开进火车站
,考察海南的交通状况,并决定投资铺设铁路。
运输的重要,在100多年前已为中国人所认识。1886年,张之洞制定《抚黎章程》12条,认为“抚黎以开山为先”,制定出开通“井字”路计划。他多次上书清廷,要求“筑铁路至海南腹地”,后因调任湖广而作罢。
1915年,琼崖当局曾计划向美国借款,修建海口至乐会铁路,因路权争议而未果。
1918年,孙中山在谋划《建国方略》的时候,用笔在中国西南铁路图南端划了一条线,触角直抵与琼岛一水之隔的海安。他说,该有一条铁路“于化州须引一支线,至遂溪、雷州,达于琼州海峡之海安,……于海安再以渡船与琼州岛联络。”
抗战时期

1936年,又一群实权人物开始倡议修建海南铁路,他们掌管着国家和地方的军权、财权,雄心勃勃,想大干一番事业。当年12月2日,国民政府中央经济委员会常委宋子文与广东省军政要员余汉谋、陈策等抵琼,考察海南岛的交通建设,计划3年内投资1000万元铺设铁路,1000万元开辟港湾,1000万元搞其他建设。经国民中央政府和广东省府会商,决定先从铺设铁路入手,打开海南开发大门。
宋子文计划成立琼崖铁路工程局,以临高县马袅港为起点,经澄迈、琼山抵海口,再出文昌经加积、陵水而至榆林作为首期东线道路,全长361公里;二期西岸线经福山、和舍而至那大,全长67.2公里,统称环岛铁路。这样,铁路基本上把海南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地区连接起来。
然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打乱了海南铁路修建计划。1939年,日寇侵琼后,先后发现了三亚田独铁矿、昌江石碌铁矿。日寇筹划挖矿山、修铁路,将海南岛建成其“南进基地”。1939年至1943年,全长240.9公里的海南西部铁路先后建成。3年后,第一列试运矿石列车从石碌开出,抵达八所港。
1939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宝岛,将海角天涯推进耻辱、血腥的深渊。日本
旧西线铁路八所段
旧西线铁路八所段
人先后发现了三亚田独铁矿、昌江石碌铁矿。为维护帝国机器的运转,日本侵略者在宝岛大肆掠夺我珍贵的矿产资源,征民工,挖矿山,修铁路,将海南岛视为其“南进基地”。 1941年1月,入侵海南的日军看到海南岛上矿产丰饶,急忙展开了从昌江石碌镇到东方八所港之间的线路勘测工作。同年5月,为了早日拉出铁矿石,通过海运为帝国机器“输血”,日本侵略者以东方八所、昌江叉河、昌江石碌为基地,以极快的速度修建了石八窄轨铁路,轨距1.067米。1942年4月7日,第一列试运矿石列车从石碌开出,抵达八所港。 令人发指的是,日军在修建好石八铁路后,竟在八所潭屠杀了上万名病弱劳工。此后,日本人在宝岛上加速了修建铁路的步伐,其目标是在海南岛西南部,将昌江石碌、东方八所、三亚田独等地用铁路连接起来。1943年,轨距1.067米、全长240.9公里的海南西部铁路(昌江石碌至三亚)全线贯通。“一寸路堤一寸血,几方枕木一条命,石八筑成万骨坑。”海南民谣如此唱道。
建国后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把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基础设施放在了首位,修复铁路成为了当时的重点工作。1958年,铁道兵登陆海南,按1.435米的标准轨距改造海南岛本线,1960年修复安游经黄流至岭头126.73公里线路,同时建成黄流至莺歌海盐场5.8公里专用线。从此,本线改称安黄线。1985年,三亚至八所全线开通,正式改称海南西环线,但整个路网格局依旧。 1958年2月6日,前来海南视察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在谈到海南交通建设问题时就率先提出搞环岛铁路的想法。1960年,周恩来总理在海南视察时也提出,在实施第三个五年计划时,要搞东线铁路。但是,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十年动乱,中断了环岛铁路建设的进程。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随着经济建设进入加快发展新时期,海南对低成本、高速度、大运能的铁路运输的需求日益迫切。在铁道部及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1998年8月30日,总投资45亿元的粤海铁路通道建设工程正式启动。
2003年1月7日,海口南港码头人山人海,来自全岛各地的人民都来见证这历史时刻,一辆火车从海峡对岸的海安通过“粤海铁1号”踏上海南的土地,海岛人民的百年铁路梦终究得圆。2004年12月5日,粤海铁路客运开通,满载乘客的K408次列车从海口火车站驶出,坐火车出岛终于梦想成真。从此,这条亘古的水道上有了令人激动的连线,铁路通道最终跨越了琼州海峡。天堑变成了通途,结束了海南与内地不通铁路的历史。 粤海铁路轮渡开通不久,为适应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的要求,铁道部和海南省政府决定对历经半个多世纪沧桑、日渐老化的西环线进行提速改造。该线自2005年10月起分别从海口至红塘、红塘至三亚进行动工改造,线路总投资23亿元。2007年4月18日,海南省三亚市直达上海市的K512次列车从三亚火车站开出,并以160公里的时速高速开往上海,海南西环铁路正式全线开通。 海南西环铁路与粤海铁路轮渡相连,可直达全国主要城市铁路,与全国铁路网连成一体。它的通车运营,使海南人民的出行更加便捷,全国各地的游客也可乘坐火车一路观光旅游、领略沿途风情。同时,沿途9个车站开办货运营业,为海南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化肥、瓜菜、水果、粮食等物资提供了安全、快速、便捷的运输通道。

AIRCHINA(2015-04-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