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景——解放碑

家乡区县: 重庆九龙坡区

解放碑,原名抗战胜利纪功碑,是全中国唯一的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家纪念碑,以纪念重庆对于国家的伟大贡献。
解放碑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位于民权路、民族路和邹容路交汇处,它是抗战胜利和重庆解放的历史见证。碑体绝大部分呈白色,有些地方是肉色,上端有几架大钟,朝着四面八方,每到整点时,便会响起声音。塔是八角形的,最顶端有几根天线。重庆解放碑位于民权路、民族路和邹容路交汇处,它是抗战胜利和重庆解放的历史见证。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为了动员民众抗日救国,于1941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中区都邮街广场建成了一座碑形建筑,名为"精神保垒"(意指坚决抗战的精神)。保垒为四方形炮楼式木结构建筑,共5层,通高7丈7尺(象征"七·七"抗战),为防日机轰炸,外表涂成黑色。
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市决定在原"精神保垒"的旧址上,建立"抗战胜利纪功碑",以纪念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纪功碑"1946年10月31日奠基,12月动工,1947年8月竣工。全部采用钢筋水泥建造,十分坚固。碑高27.5米,为八角形柱体盔顶钢筋混凝土结构。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对"抗战胜利纪功碑"进行改建,由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题字,将"抗战胜利纪功碑"改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
解放碑是重庆的标志建筑物之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商业区中心部位,民族、民权、邹容路交汇的十字路口处。曾经命名为“精神堡垒”(1940)和“抗战胜利纪功碑”(1945)。该碑最初落成于1940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并命名为“精神堡垒”以激励中华民众奋力抗争以取得胜利,抗战胜利后改名为“抗战胜利纪功碑”。1950年由刘伯承改题“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解放初期解放碑曾和伞塔为重庆市内高耸的建筑物之一,但现在四周高楼大厦林立,该碑已显得十分矮小,但是其知名度与地位在重庆及川东毋庸置疑。
重庆市渝中区的商业以此处为中心,周围商场、书店、影剧院、酒吧、酒店、饭店等鳞次栉比,一应俱全,附近300米处有市内最大的小吃街,游客可在此体会巴渝风物人情,品尝地方名特小吃,还可购买纪念品和其他物品。解放碑商业街是中国西部最大的步行街,因此有“中国西部第一街”之称。如今,解放碑通常指的是解放碑中央商务区。

二小(2015-04-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