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们来到了位于开化县西部的苏庄镇横中村,这个大山深处的村落在秋意中愈发显得深沉、含蓄。 横中以枫出名,山顶、谷中、路旁,随处可见高大挺拔的枫树,非常显眼。枫树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春天它们吐露绿意,郁郁葱葱,为山乡增添了无限生机;秋季,片片枫叶由绿转红,宛如一团团火焰,漫山遍野便充满了灵性。火红的枫叶点缀在茫茫的林海里,好像朵朵红色的小花绣在绿地毯上,妖娆万分,风情万种。村党支部书记程应生介绍,横中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全村山林面积达2.6万亩,其中有2.2万亩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这当中,尤以枫树出众,数以万计的枫树围绕着村庄,守护着一方幸福。
走到村口,抬头可见一大片枫树,有的树干斑驳、老态龙钟,好像是睿智的老者;有的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犹如意气风发的年轻小伙。这里地势平坦开阔,像一个喇叭口,100余株枫树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其中有30余棵树龄在两三百年以上。在村口空地的正中,有一棵古樟蓊蓊郁郁,树高达数十米,树冠面积达数百平方米,没有谁说得出古樟的年龄。关于这个村名、这棵古樟和这片古枫树,还有一个传说。横中村以前叫“横溪”,元朝至正年间,朱元璋打江山夺天下,九江地处战略要地,历来为兵家所争,攻下九江能截断长江,控制川鄂,席卷三吴。当时陈友谅坐镇九江,兵强将勇,武器精良,朱元璋久攻不克,但他不肯就此罢兵,仍发起一次次进攻,无奈陈军越战越勇,朱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死伤惨重。朱元璋只得收集残兵败将,退却到位于苏庄古田山腹地的横溪,重整旗鼓,期待东山再起。横溪山林广袤、土地肥沃、稻香鱼肥、水草充足,是个屯兵休整的好地方,官兵们在这里开荒种菜,下河捕鱼,采摘野果,个个养好了身体,养足了精神。位于下游的陈友谅见一两个月过去了,朱军没有丝毫动静,便派人到横溪刺探情报,位于村口的朱军见此情景立即躲到了枫树边的马(zhong)下。陈友谅的部队在村口没有发现朱军,想再深入进去,可此时天色已黑,于是便撤回了驻地,朱军因此逃过一劫。
古樟下,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村民们有的在铺设游步道,有的在铺大理石地砖。在广场正中的地面上,一张枫叶的造型已渐渐清晰,几位工人正在将一首首与枫树有关的古诗刻在地砖上。不远处,建筑工人正在装修闲置的校舍,改造19个标间,同时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展示厅、餐厅、公共卫生间等,再过段时间,这里将迎来八方游客。
穿过枫林,一条精致的小溪展现眼前,溪水潺潺,清澈见底,鱼儿畅游。枫树的影子倒影在水面上,互相映衬,融为一体,此时,觉得天特别蓝,水特别绿,空气特别清新。微风轻拂,片片枫叶飘在水面上,像一只只小船在荡漾。那枫叶渐渐地红了,也许是太思念土地,它们迫不及待地投入了大地的怀抱.
我发现每一座生态坝、每一道防洪堤、每一条游步道都用鹅卵石精心砌筑,自然而美丽。那生态坝设计得弧线形,坝顶用石块做成一步步石阶,站在石阶上,弯下腰,掬一捧山泉,听流水“哗哗”,赏片片红叶,秋色满眼,赏心悦目。我不禁惊叹于村干部的用心打造!我终于明白,这些年来,禁渔、禁伐、疏浚河道、村庄整治,他们用行动保护着生态,扮靓了村庄。
枫谷、瀑布、奇石是横中独特的自然景观,该村还有一宝,那就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跳马灯。农历正月十六,元宵节的余味还没有消散,村里人又忙着准备香果,制作花灯,精心准备盛大的跳马灯仪式。据家谱记载,程氏第31代先祖为将帅之才,当年村里发生瘟疫,每天都要死两个人。将军骑着马围着村子环绕,心急如焚。他从外地请来十个道士,做了四匹红马、四匹白马,做了七天七夜的道场,到祠堂和各家各户堂前去跳,终于驱除了瘟疫。从那以后,横中村逐渐风调雨顺、人丁兴旺,跳马灯这一传统习俗便沿袭了下来。跳马灯有请灯、起灯、跳灯、送灯四个程式,正月十六下午,全村男女老少都要到村口的庙里烧香跪拜请马灯,并把“菩萨”抬到祠堂里观看跳马灯。晚上6点,祠堂里灯火通明,花灯高挂,一盏巨大的跑马灯悬挂在祠堂中央。祭祀仪式过后,四男四女八匹马在祠堂的舞台上进行表演“大团圆”、“开四门”、“铁索环”、“跑马场”,赢得阵阵喝彩。晚上7时许,队员在老者的带领下到各家各户去跳马灯,每家的桌上点起蜡烛,摆上果子,还备好红包,等到跳马队到自家门口时便燃放鞭炮迎接。马灯跳好后,村民又将“菩萨”送回庙,期待下一年的仪式。
火红的枫叶,火红的生活,横中——这个藏在深闺的古村落展现出娇美的面容,逐渐为人们所熟知。横中村的干部群众心里已经描绘出了美好的蓝图,美丽乡村建设,休闲旅游、民宿经济发展,他们正朝着一个个目标不断迈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