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家乡的地理位置

家乡区县: 武威市民勤县

     民勤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具体地理位置在东经101°49′41″—104°12′10″、北纬38°3′45″—39°27′37″之间。东西长206公里,南北宽156公里,总面1.59万平方公里。全县最低海拔1298米,最高海拔1936米,平均海拔1400米。由沙漠、低山丘陵和平原三种基本地貌组成。

1.地形地貌

     民勤县地域广阔,分属武威盆地北部,昌宁盆地东部,民勤盆地及潮水东盆地,从景观角度来看,有绿洲灌区、荒漠平原区、沙漠区和山地四部分景观。山区以北部东西延伸的北山及中南部的红崖山为主体,海拔高度为1500~1700m,呈低山丘陵地貌,面积162.7Km2。平原区海拔高度为1180~1500m,总地势南高北低,地面坡降1/600~1/1500。绿洲灌区指石羊河下游之冲积,洪积和湖积平原的民勤绿洲部分,灌区受沙漠分割,分布不连续,面积399.63Km2。荒漠平原区由戈壁、盐碱地构成,面积为7198.37Km2,戈壁分布于北山山麓一带,为剥蚀坡积物被剥蚀成残丘的土地部分。沙漠为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东缘部分及腾格里沙漠,大面积分布于绿洲外围,总面积为8148.14Km2。

2.气候特征

     民勤县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F平原的民勤绿洲部%E沙漠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110毫米,蒸发量高达2644毫米,昼夜温差25.2℃,年均气温7.8℃,日照时数为3073.5小时,无霜期162天。

3.水资源状况

     民勤县年平均降水量为113mm,而蒸发量却高达2646mm,为降水量的24倍;平均入境水量由上世纪50年代的5.42亿立方米降至近年的0.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520立方米,为全国水平的1/5,全省的1/3,为世界水平的1/8。全县现状可供地表水的地下水总量1.64亿立方米,现状总须水量7亿立方米,供需差为5.36亿立方米,全部靠提取地下水供给,实际超采地下水3.5亿立方米。

4.土壤

     民勤因所处地形、地貌条件,自古承受了石羊河及其上游储支流大量洪积冲积物以及本身的湖积质,后来随自然条件变迁沙漠侵入,又接纳了大量风物,故县境主要是在此两类成土母质上发育而成。按照大的分类可以分为耕作壤和荒地土壤两类。其中耕作土壤分布于绿洲腹地,地势稍高处,土层深厚,较肥沃,主要种类有土头地、沙土地、漏沙地、盐碱地四类。荒地土壤类型主包括灰钙土、草甸土、风沙土和盐土四类。

5.植被

     历史上民勤水草丰盛,沼泽和草甸植被是主要原省植被。由于水源的减少,湖水干涸,沙漠入侵,原生植被退化,逐渐演变为荒漠植被类型,并进一步退化。在绿洲内部及边缘地带属荒漠化草甸植被,生长耐盐灌丛,如盐爪爪、珍珠,总盖度在20%以下,局部淡水浅的地带,长有芦苇,是主要放牧地。盐池及典型盐土地方为盐生荒漠植被,生长白刺等盐生小灌木,极少草木,生长不良,覆盖度5-10%,没有什么牧用价值。绿洲两侧灰漠土区域,土壤一般含盐较少,属于沙质荒漠植被,生长极其稀疏,多以沙生或荒漠小灌木为主,其中白刺最多,次有红沙、珍珠,长势中等,灌木株高15-25厘米。草本不多,但多分布在平沙地上,常见有沙生针茅、戈壁针茅、沙蒿、沙篷和草木、猪毛菜,长势弱,株高10厘米以下,总盖度10%,局部20%,并有少量芦草、冰草拌生,是当地放牧比较集中地带。民勤天然森林以灌木为主,主要树种有毛条、野杏、拐枣、黄蒿、霸王、红沙,分布在西部的黑敖包及东部的阿拉古山、青山一带。胡杨是唯一天然乔木,面积0.5万亩以下。

wang.fei(2015-04-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