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东南隅20公里处的阎皂山既是樟树药帮的祖山,又是充满灵气的中国三座道教名山之一。东汉建安七年(202年),道教灵宝派鼻祖、著名医药家葛玄来到閤皂山,因喜其为“真仙之宅”而结庐建庵。凡43年潜心布道,广收门徒,采药升炼九转金丹、删集《灵宝经浩》,撰成《祭炼大法》和《灵符秘录》。吴赤乌七年(24年)葛玄在问皂山‘名日升天’后,被道徒尊为“太极仙翁”,并接传道统。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御赐间皂山“第三十三福地”,尔后唐、五代和宋几朝皇帝数次改赐主观,总名为“大万寿崇真宫”,敕封葛玄为冲应真人,赐元始万神铜印,法许间皂山、龙虎山、茅山三山为道教传录圣地。樟树阁皂山风景区由阁皂山、玉华山、昭明山、梦湖度假区等景区组成,方圆二百余里,以其山川之秀、宫观之丽、古迹之异、峰岩之奇、传说之神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简介
阁皂山不仅曾以道医著世,而且其山川风光,胜景天成。皂山境由骆驼、太极、玉女、凌云、丁仙诸峰环抱,中为腹地,诸峰高多为海拔500公尺左右,唯凌云峰海拔802.7公尺。登
阁皂山
阁皂山
上高峰,极目四望,峰峦叠翠。阁皂山土良水清,林青竹翠,雨水丰沛,气候宜人,有“夏眠需盖被,寒冬鲜有冰”,“著衣台上三冬暖,鸣水亭前六月凉”之说。古往今来,阁皂山以山川之秀、景色之奇、古迹之异、传说之神而吸引了历代仁绅庶子、骚人墨客。如:朱熹、文天祥、解缙、施润章、裴汝钦、黄介民等名家都曾登山览胜,一睹?皂风光,且大都留有题章。阁皂山已开发的景点有:接仙桥、山门、一天门、瀑布泉、鸣水桥、大万寿崇真宫、紫阳书院、石门石、风门、丹井、照门松、引路松等,主要景点的特点如下: 接仙桥:当年,葛玄在阁皂山修炼时,常在桥头迎来山求医问道、采药炼丹的各路“仙人”,此桥因此命名接仙桥。桥四周峰峦迭翠,茂林修竹,岚霭蒸腾。桥下溪流澄澈,卵石历历可数,山花吐秀,轻风拂来,让人有超凡脱俗之感。
阁皂山
阁皂山(18张)
一天门:一天门是进入阁皂山福地的门户,始建于清光绪二年,由八棱柱、横额、雀替、方础组成,呈门字形,全为绿豆石建造,高7.17米,宽4.30米。石坊上部面南横书“一天门”三字,北面按唐高宗御赐封号,镌“三十三福地”五字。穿过石坊,拾级而上,浓荫夹道,仰望上空,但见天留一线,故又有“一线天”之称。
2人文历史
编辑
阁皂山是一座寓道教文化和中药史文化为一体的名山。东汉建安七年(202),著名的道家葛玄在此悟道修真。葛玄既是灵宝道派的始祖,又是樟树医药业的奠基人,阁皂山也因此成为樟树药帮的“祖山”。
道教圣地阁皂山
道教圣地阁皂山
葛玄之后,他的弟子继续在阁皂山布道炼丹,种药行医,其中以葛洪贡献最大,在中国的道教史上将两葛并称“葛家道”,阁皂山亦因两葛而成为道徒的“圣地”。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8) 赐阁皂山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阁皂山在宋代进入鼎盛时期,与金陵(今南京)茅山、广信(今贵溪)龙虎山并称天下三大名山,盛况空前。据史料记载,当时这里曾有宫观殿堂一千五百余间,道士五百余人,良田三千亩,道家称之为“神仙之馆”。清末,阁皂山屡遭危厄,延续一千六百多年的宫观香火趋于衰落。
3相关传说 (一)
编辑
相传葛玄乃天庭上一散仙,位置不高。一日玉帝宴请众仙,葛仙翁位列末座,众仙娥翩翩起舞。突然“百草仙女”脚下一滑,眼见要摔倒。说时迟那时快,葛仙翁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一个箭步上前扶住仙姑,从而避免了一场舞台事故的发生。而葛仙翁起身时,不慎碰倒了座椅,掉下天庭,形成了一座似“椅子”状的山峰,即阁皂山。葛仙翁也由于天庭“男女授受不亲”的僵化体制,虽出于好心,但也被贬下凡间,葛仙翁即到自己的椅子边--阁皂山修行。那位“百草仙姑”则在阁皂山腹地洒下“百草园”供葛真人炼丹、制药。
4相关传说 (二)
编辑
葛仙翁,名葛玄,字孝先。葛仙翁传说:先是在江西阁皂山成道,寻仙踪到了覆船山,他悟道天地,以6座山自然演化出6甲48塘区域,千年推演九宫八卦阵,打造邦源洞天上人间,第一福地,为民造福的传奇性传说故事。它因为与搁船尖的自然高山喀斯特地貌、36道石门九锁景观和108个石梁飞瀑,360个天然石像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后慢慢演化为“七仙姑”的故事,深受民众的喜爱,千百年来传承不断。其历史背景惊天动地,独一无二,因其人文价值和自然景观,传说影响很大,遍及杭州、徽州、睦州等东南地域。
相传葛玄乃天庭上一散仙,位置不高。一日玉帝宴请众仙,葛仙翁位列末座,众仙娥翩翩起舞。突然“百草仙女”脚下一滑,眼见要摔倒。说时迟那时快,葛仙翁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一个箭步上前扶住仙姑,从而避免了一场舞台事故的发生。而葛仙翁起身时,不慎碰倒了座椅,掉下天庭,形成了一座似“椅子”状的山峰,即阁皂山。葛仙翁也由于天庭“男女授受不亲”的僵化体制,虽出于好心,但也被贬下凡间,葛仙翁即到自己的椅子边--阁皂山修行。那位“百草仙姑”则在阁皂山腹地洒下“百草园”供葛真人炼丹、制药。
有一天,听“百草仙女”无意中说起覆船山《神女救船》的故事,便来到了覆船尖,天圆地方,整座山宛如覆盂,六条山脉,始发于此,又发现了玉帝的龙椅居然留在这里(搁船尖是似“椅子”状的山峰,更像龙穴),山巅的龙池和仙草和仙花更加的丰富,尤其是母亲花,还有一匹天马守护着,外面36道石门层层锁住的,保护着覆船尖的36卷灵宝经,大叹:天景也。于是,葛玄就在千亩草甸下面的金关玉锁,炼制了九阳金丹,于“七夕”南天门洞开之日,化仙而去,留下“石门九不锁,天门夜不关”千古之谜,人们为了纪念仙人羽化蹬仙,在6甲周围修建了昱岭关等6条古蹬道(都要爬山,才能登上六甲岭上的路),与七七情人节,共同发起朝圣的活动,传承之今。
葛玄之后,他的弟子继续在覆船山布道炼丹,种药行医,其中以葛洪贡献最大,在中国的道教史上将两葛并称“葛家道”
这么多与6有关的,契合道教第36福地之说!
5道教福地
编辑
相传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世人以为通
阁皂山
阁皂山
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怀仰慕。道教潜隐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静之山林,故多择有仙迹传说之处,兴建宫观,期荫仙风而功道园融。历代以来,道侣栖止,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故洞天 福地已成为中国绵绣河山之胜境。 洞天福地,又名三十六小洞天。
第三十六福地 阁皂山 [1] 在江西省樟树市境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