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曾多次登临泰山,除小说外,还有一批赞颂泰山的诗、文、赋等作品。艺术水准比其泰山小说毫不逊色,是一位诸体皆精的作家。据路大荒整理的薄氏诗文系年,蒲氏到泰山有康熙十二年(1673)、康熙四十五年(1706)两次。
第一次登岱年仅三十四岁。正是志干云霄、拾青紫如草芥之时,因而泰山景致在他眼中是那么清奇瑰丽。《登岱行》:
兜舆迢迢入翠微,往为白云荡胸飞。
白云直上接天界,山巅又出白云外。
黄河泡影摇天门,千峰万峰列儿孙。
放眼忽看天欲尽,跂足真疑星河扪。
瑶席借寄高岩宿,鸡鸣海东红一簇。
俄正五更黍半炊,洸漾明霞射秋谷。
吴门白马望依稀,沧溟一掬推琉璃。
七月晨寒胜秋暮,晓月露冷天风吹。
顷刻朝暾上山觜,山头翠碧连山尾。
及到山下雨新晴,归途半喳蹄涔水。
回首青嶂倚天开,始知适自日边来。
另一首《齐鲁青未了,抚台观风》则写在岱顶观鲁台极目远望,追思史迹的胸怀:
巨镇岹峣覆二东,天门万丈接苍穹。
楼台近日青兰出,峦壑当春紫翠同。
一百八城残照里,数千余里乱烟中。
明堂辙迹仍荒草,惟有白云护旧封。
第二次登岱,蒲氏已是六十七岁的老翁,正是久困场屋,“斗酒难消块磊愁”之际,有《登玉皇阁》诗:
高峰列坐一徘徊,恨少涤襟酒一杯。
青嶂不穷弥望尽,白云无数荡胸来。
石连星宿群羊卧,树接天门孤殿开。
鬃鬖鬖狂似昔,蹑衣直上最高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