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看简阳》前言

家乡区县: 四川省简阳市

山有雄秀幽险之列,地有东西南北之分。亘古寰宇,森罗万象;大千世界,异彩缤纷。或自然天成,或人文点染;各有千差万别,各具风貌特色。
素有“蜀都东来第一州”、“入蜀最宜游简郡”之誉的简阳,地处川蜀腹心地带。上有古蜀文化名城成都,下有古巴文化重镇渝州。阡陌紧连,唇齿相依,因深受“天府之国”人文渊源之传承、孕育。山川旖旎,人杰地灵;文贤俊彦,层出不穷;诗词文赋,盛多佳品。四状元文脉书香熏陶感染,使简阳从来人文氛围浓郁,文化事业繁盛。古今文人,睿智之才,秀丽文章,诗词歌赋,常有出现。
从古至今,简阳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和众多名留青史的杰出人物。两千里雄州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如诗似画;百多万阳安人,心灵手巧,屋富家睦,可颂堪歌。景美不胜收,处处好题材;情浓尽待抒,事事新话题。
当今盛世,我市党政倡文之举措,民众兴文之风气,文人扬文之热忱,风起云涌,蔚为壮观。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有识有志之士,深感发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神瑰宝,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之重要与紧迫。一大批出生于简阳或曾在简阳工作、教学的师生以及一些文学爱好者,以辞赋美文形式,书写简阳欣欣向荣之气象。
为秉承古蜀先贤之文脉,弘扬传统文化之精髓,我们提出“打造简阳辞赋之市,助阵文化兴市之举”的倡议。为我市共同创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尽一份心,出一份力。这不仅填补了中国近现代大型、大众辞赋专书,特别是以通俗易懂的“文赋”、“语赋”为主的专门用书之空白,为辞赋这种高雅俊逸的传统文学、文化形式,从庙堂深院、学府书斋走向人民大众,走进寻常百姓之家,进行了可喜的探索。而且也为进一步丰富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文内涵和文化特色,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文明素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全市甚至更大范围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
所有这些,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在简阳这块古老而肥美的土地上,不仅能够创造出“物阜、粮丰,村村新”的惊人实绩,而且也能孕育产生出“敢为天下先”的辞赋新人、辞赋新章、辞赋新书。同时,也充分说明,我们简阳既是人才济济,又是人心所向,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心支持,由此而具有广博深厚的智力资源。也具备了造就、培养人才,特别是青少年学习进步的氛围和条件。我们不仅有许多现成显形的人力、智力、资源,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甚至难以估量的隐形和潜在的资源与财富,有待我们更加努力地发掘、发挥。而在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打造“辞赋之市”的实践就是一条现实有效、大有作为的途径和举措。它既不是一项简单文化活动;也并非是少数几个文化闲人的事情。它是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甚至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市有了这方面的资源优势,这是我们的机会和缘份。运用辞赋和其它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充分发挥其“存史、资政、扬善、塑美、育人、造化”的作用,是我们大家都可以作到或是逐步学会作到的。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旅游,文化与新农村建设,与学习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等的有机结合,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这既是无数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又是任何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必然趋势。
当前,我市经济文化事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赋看简阳》出版之际,我们相信全市干部群众,以及一切关心简阳建设发展的志士仁人,一定会积极行动起来,在“三先”目标的强烈鼓舞下,大力创新文化成果,抓紧打造简阳“文明城市”、“文化之市”、“辞赋之市”而团结奋斗,共创辉煌!

小睿睿(2015-04-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