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长春之汽车厂篇

家乡区县: 长春市绿园区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汽或一汽,总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前身是第一汽车制造厂,毛泽东主席题写厂名。第一汽车制造厂1953年奠基兴建,1956年建成并投产,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下线。1958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一汽的建成,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历史。经过六十年的发展,一汽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之一。成立背景: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中苏双方商定,由苏联全面援助中国建设第一个载重汽车厂。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和多个方案对比,1951年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把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厂址设在吉林省长春市郊。毛主席题词。1953年7月15日,在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厂址平地上举行了隆重的奠基典礼。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第一汽车制造厂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2亿元,基本建设竣工面积75万平方米,工业建筑41.1万平方米,宿舍39.9万平方米,安装了2万台机器设备,铺设了30多公里长的铁路和8万多米长的管道,制造了上万套工艺装备。1956年7月13日,被毛泽东命名为“解放”牌的第一批国产汽车试制成功。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解放”牌汽车是以苏联生产的吉斯150型汽车为范本,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改进部分结构而设计和制造出来的。这种汽车装有90匹马力、6个汽缸的汽油发动机,最高时速为65公里,载重量为4吨。它不仅适合当时中国的道路和桥梁的负荷条件,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改装成适合各种特殊用途的变型汽车。首批汽车经过行车试验后,证明性能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1956-1978:成长发展时期

从1956年开工生产到1978年末,是一汽的成长和发展时期。

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下线

在这个时期,一汽有过乘“东风”展“红旗”制造国产轿车等创举,也遇到两次大的干扰和挫折:第一次是1958年至1960年的三年大跃进期间,有过急于求成、忽视科学态度所犯的错误,造成设备失修、质量下降,企业管理严重削弱;经过1960年冬季开始的三年整顿,企业的生产秩序和管理逐步恢复正常,1965年和1966年,成为开工生产以来最兴旺的时期,被国家表扬为全国大庆式先进企业。第二次干扰是1966年下半年开始的“十年动乱”,广大职工对左的错误有抵制、有斗争。1972年,贯彻周总理批示,狠抓产品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1975年,贯彻邓小平指示,初步进行了企业整顿。

1977、1978两年,进行了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政策、恢复性整顿、重建大庆式企业等工作,使各项经济指标又恢复到“文革”前的最好水平。

这个阶段,尽管遇到许多干扰和挫折,但各方面的工作仍有一定的发展。在汽车品种上从一个基本型增加到三个。在生产能力上,从3万辆设计能力,提高到6万辆的水平。

在这个时期里,一汽出汽车,出人才,为全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的发展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干部和技术骨干;完成了包建二汽的任务;还承担了一些援外项目。

1979-1988:换型调整时期从1979年到1988年末,是一汽“解放”汽车的换型改造时期,又称第二次创业时期。一汽“解放”汽车的换型改造在这个时期中,一汽自1980年末到1983年7月,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完成了“解放”第二代产品CAl41汽车的设计、试制、实验和定型。从1983年7月开始生产准备,又用了三年时间,到1987年1月1日胜利转产,转产当年就实现了质量、产量双达标,通过了国家的工程验收。在这个时期,还开展了学习日本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建设性企业整顿等活动,为换型改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换型改造中,一汽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利润递增包干政策,采取以老养新的办法,自筹换型改造资金;抓住对外开放的有利时机,坚持开放型的自主技术改造;用同时工程、网络技术的方法组织庞大的换型改造工作,完成了不亚于建设一个新厂的工程量。不仅甩掉了“解放”车“三十年一贯制”的帽子,使老企业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而且培育了职工奋勇拼搏、开拓进取的创业意识,闯出了一条老企业自主换型改造的路子。

在换型改造的同时,1984年与1987年,在企业改革与发展上,先后两次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延长利润递增包干期限,扩大了产品自销权、外贸外经权和规划自主权;抓住了上轻型车、上中重型卡车以及上轿车的机遇,并同步进行了大量的扩建、新建的前期工作。

在这个时期,成立了解放汽车工业联营公司。汽车研究所、第九设计院的加盟,加强了一汽技术后方的能力;吉、长四厂紧密联营模式,为一汽加快建设轻型车和轿车生产基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1988-2001:结构调整时期从1988年到2001年末,是一汽结构调整时期,又称为以发展轿车、轻型车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创业时期。在这个时期,通过建设一汽轿车、一汽-大众两个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以及兼并、重组、改造轻型车生产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中、重、轻、轿并举的局面已经形成,轿车和轻型车产销量的比重已经接近50%,重型车已经超过了中型车的产销量。通过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基本实现了由传统的工厂向集团公司体制的转变,以及由单一的国有资产向多元化资产结构的转变。通过对外合作和开拓国外市场,建立了一汽-大众等一批中外合资企业,产品出口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初步实现了从单一的国内市场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转变。

在这个时期,开展了持续多年的质量总体战、整顿内部经济秩序、推行精益生产方式、集中采购、强化营销管理等活动,有序地解决了一些国家宏观调控期间困扰企业发展的经济难题,并为1999年下半年全国汽车市场复苏,做了充分准备。还通过“801”、“901”人才工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干部,为一汽赢得未来奠定了领导人才基础这个时期是生产大发展的一个时期,2001年与1988年相比产量增长5.1倍,销售收入增长22.8倍,职工收入也有很大提高。在全国500家最大企业的排名中,一汽始终处于前10位。2001后:建设三化时期2001年12月,一汽召开的第十一次党代会,宣布一汽第三次创业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提出了“十五”计划时期实现汽车产销量、销售收入、利润、员工收入“四个翻一番”的目标;2002年,一汽把“四个翻一番”目标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提出了适应入世要求“建设新一汽”的构想,确立了要在五年或更长的一段时间,实现“规模百万化、管理数字化、经营国际化”的“三化”目标。从此,一汽进入了建设“三化”新的发展时期,实际上这个时期的许多工作在上世纪末就开始了。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分布在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19个城市。自东北腹地延伸,沿大连湾、渤海湾、胶东湾、长江三角洲、海南岛和广西、云南、四川,形成东北、华北及胶东、西南三大生产基地,生产中、重、轻、轿、客、微多品种宽系列的整车、主机和零部件。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部在地处中国东北腹地的吉林省长春市。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一汽客车有限公司、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长春丰越公司等整车生产企业;一汽技术中心、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等产品开发和工厂设计科研单位;一汽四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铸造有限公司、一汽丰田(长春)发动机有限公司、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一汽工艺装备有限公司以及一汽进出口公司、一汽实业总公司等均设在长春。第一汽车在长春生产的整车产品有:解放品牌中、重、轻型卡车;红旗轿车和奔腾轿车;大众品牌速腾、迈腾、捷达、宝来、高尔夫、开迪轿车;奥迪A4和A6轿车;马自达6轿车;丰田品牌LC200兰德酷路泽多功能运动车和普锐斯混合动力轿车等

Jax(2015-04-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