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欢旧爱谁是真爱
桥本隆则/文
在华盛顿的政治圈,最近流行这样的一句话:“英国没用”。为何会有这样的语句出现?其实要从最近一年的英美关系谈起。最近发生的一件严重影响英美关系的事件,就是英国不顾美国的反对加入了以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银行(下称:亚投行)。英国方面的理由很充分,原因在于即将举行的英国选举,如果选举失败,就算英国与美国站在一起,保守党也是下台的命运。
其实美国对英国有看法,不仅仅是亚投行的问题,其实在叙利亚问题上,英国也曾经给美国的外交政策以重击。当时法国好不容易说动奥巴马总统同意向伊拉克派兵进行军事干涉。当时的绝好理由是叙利亚政府在战斗中使用了化学武器,所以美国方面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对叙利亚进行干预。当时美国希望英国与美国一起行动,但英国议会经过7个小时的讨论,最后在深夜否决了英国政府向叙利亚军事干涉的动议,英国不出兵,使美英联盟的军事干预计划破产。
美英的不干涉,也使得叙利亚局势更加扑朔迷离,最终给予伊斯兰国的绝好壮大的机会。当伊斯兰国成为地区的威胁以后,奥巴马总统再次向美国国会要求,对伊斯兰国进行空中打击。这次英国议会同意政府的空中打击计划。但是根据联军内部情报,在英国,沙特,美国等国参加的对伊斯兰国空中打击中,英国的出动飞机只占全部的7%左右,并且英国政府拒绝派兵前往巴格达帮助伊拉克政府。
对于盟军认为英国不出力的怨言,英国政府认为,英国政府对于打击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是积极的。实际上也出动了阵风,以及无人飞机约200次,对伊斯兰国进行了打击。这个数字在联盟中仅次于美国(其他海湾国家数字更低,法国几乎也是陪衬)
英国国内经济不景气,所以英国政府对于在军事上的开支都是尽量避免。连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规定的国防预算要维持在2%的规定都难以保证,更不要说现在发生在乌克兰的军事危机,可以期待英国的参加。
为何要说这么多的英美关系。因为这两个关系不是一般的关系,而是特殊的两国关系,甚至远远超过了同盟国的关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前首相邱吉尔就倡议用美英两国的特殊关系,来防止新的战争。这也是冷战中美英联手对抗苏联一种体现。特别是冷战后期,美国总统里根与英国首相撒切尔一起,摧毁了苏联,终结了冷战。
但是也是美英的关系,在布什前政权的重要杀伤性武器存在的情报保证下,英国与美国一起发动了伊拉克战争,结果任何杀伤性武器的证据没有获得,而中东,北非却是迎来了极大的混乱。这样也为两国关系投下了阴影。
同时,美英关系也不是无条件地与盟国站在一起的立场。如英国与中国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有外交关系,而当时美国是反对盟国与中国持有任何的外交接触。并且英国本身也有自己的判断,上个世纪对美国政治,文化有重大影响的越南战争,英国就是强硬地拒绝了美国的参战要求。两国关系冷却到历史的低点。当苏联侵占阿富汗,包括美国,中国等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时,英国却是派队参加,虽然没有打出自己的旗号。英国与美国,就像一个树上结的两个果实,文化相似,有共同的价值观,这样的关系也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考验。但是英国人的懒惰,以及天生的自我陶醉心理使得两国关系时时处于危险中。所以美国想重新更换伴侣,这个新的伴侣就是日本。
在中国经济急剧膨胀的今天,如何捆住巨龙,美国方面颇费周折。美国提出的两个大战略。经济上使用环大西洋贸易投资协定(TTIP美国与欧洲),以及环太平洋贸易投资协定(TPP
美国与亚洲)的两根经济绳索捆住中国,同时还提出重返亚洲理论,要把军力的60%放在亚洲,而欧洲想交给英国,法国等盟国看住俄罗斯。但是在亚投行的问题上,英国事先没有任何商量,越过美国表明要参加亚投行,并且在乌克兰危机中没有任何的积极行动,使得美国欲离开欧洲,却不能脱身。
美国担心随着中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增加,在东海与南海建立起对美国的军事优势,这样美国将会在这个地区失去“美国的威信”。在地理政治上,美国首先要确保对华的军事优势。而美国本身虽然在调动兵力到亚洲,但是自身的军事实力也在收缩。这样美国不得不更加依靠在亚洲的盟友力量,达到对华的军事优势。同时在经济上也要获得对华的经济主动权。
这样才是日本为何不接来自中国的玫瑰花原因。中国在亚投行筹备时,向日本保证要提供给日本亚投行副行长的职位,以及单独的理事国权利。这样的优厚待遇是其他国家没有的。但是日本一直在看美国的脸色,当美国决定不参加亚投行后,日本也宣布不参加亚投行,这个举动就等于向美国递交了投名状,在亚洲最值得美国信赖的国家就是日本。
日本的做法与英国完全不同。英国是在地缘政治上与美国积极联盟,但是在地缘经济上是优先考虑本国的利益。而日本一切都以美国的利益为优先,这样更加博得美国的好感,在本次美国防长访问日本之际,就向日本释放出很多利好的消息,甚至同意尽快在冲绳 布置美国最新的战斗机,以及向日本提供更多的新武器。
在激烈变化的今天,美国的两个盟国哪一个能笑到最后呢?还是让时间来评判。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