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故事

家乡区县: 广安市广安区

邓小平开豆腐店
邓小平留法期间,在巴黎开了一家“中华豆腐店”留学生们轮流推磨豆腐 。中国豆腐这种新鲜的食品很快为巴黎人所接受,豆腐店生产的豆腐供不应求。就这样,留学生们解决了勤工俭学问题,也为中共旅欧支部提供了活动经费。
蛛网蚊帐
1930年夏在广西右江,当时邓小平任红七军政委,在一次外出布置任务途中,遭遇到白匪一个连的袭击,在摆脱白匪追赶时,不小心把腿摔伤。危急关头,正巧被我地下党的一个叫“金刚锥”的交通员看见,赶紧背起邓小平,渡过布柳河,钻进离河不远的一个旧瓦窑里躲藏起来。瓦窑里阴暗潮湿,蚊子特别多,邓小平和交通员被叮咬得受不了。
邓小平根据生活经验,想出个好办法:他俩悄悄地来到瓦窑外,捉了许多善于结网的花背蜘蛛,把它们放在洞口结网。同时,邓小平与交通员挥动衣服,从里面向洞口赶蚊子。过了一会儿,蜘蛛竟结起了好几张网,网上粘住了不少从外面飞进来的蚊虫。追赶邓小平的白匪并未罢休,搜索到了窑洞口。洞里漆黑一团,白匪连长命令一个排长进去瞧瞧。排长胆小害怕,便推出一个士兵去。士兵无奈,胆战心惊地走向洞口,一抬头发现洞口结了许多蜘蛛网,于是赶紧转身跑回来报告:“蜘蛛网都没有破,哪里有什么人进去呀!”白匪连长听了觉得有理,于是手一挥说:“走!”便到别处搜查去了。小平同志的智慧惊人,他发明的这一“蛛网蚊帐”,不仅挡住了蚊子,还迷惑了敌人。于是“蛛网蚊帐”的故事很快就在红军中传开了。

邓小平童年生活点滴

1904年8月22日,在四川省广安县协兴牌坊村的一座普通的三合院里,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他就是邓小平。 1910年,6岁的邓小平进入私塾读书。蒙童时期的功课主要是读《三字经》、《千字文》等。那时,老师讲课只是照本宣科,逐句教读,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可是,聪明伶俐的邓小平却爱动脑筋,敢于不懂就问,一直到弄明白为止,所以他背课文总是理解着背,不仅背得快,而且记得牢,为此,老师也特别喜欢他。 在私塾先生的精心培养下,邓小平学会了用毛笔写字。他对写字特别感兴趣。每天放学后,他从不在路上贪玩,回到家里,读书后便开始反复练习写字。经过私塾写字课的严格训练,邓小平的书法有了良好的基础。 酷爱读书、习字的邓小平并不是个小“书呆子”,他非常活泼顽皮。每天放学回到家中,他总是把姐姐和妹妹叫到一起,让她们坐好,自己则站在她们对面,学着课堂上老师的样子,一只手*在腰部,一只手拿着书,一边摇晃着脑袋,一边背诵着刚学会的诗文,逗得家里人哈哈大笑,都戏称他为“小先生”。

joyce_(2015-04-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