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我和朋友到家乡旅游风景区翠湖去游览了,我感觉翠湖的变化真大啊,
这里的风景比以前更漂亮了,树也更多了,翠湖以山色青翠而得名,却非翠字能写尽,其四季风光,各有奇观,美景应时而变。我和朋友到处游览了一遍,我们主要游览了一些景点,比如:望湖楼、龙华山、龙华阁、尖山寺、龟山、梨花园。下面我来简单的介绍一下翠湖。 翠湖位于岳池县花园镇境内,南距岳池县城区8公里,是邓小平故里广安市最著名的风景湖,被誉为“川东西子湖”,享有川东北第一风景湖之称。从岳池县城东门出发,行驶11公里便可达翠湖。1983年县委、县政府将响水滩水库兴建为旅游风景区,因山清水秀,翠色可人而命名“翠湖”。“翠湖”二字由著名书法家李半黎先生书写。翠湖是岳池县面积第二大,库容第四大的湖泊。湖区水湾众多,湖岸植被丰富,有3座岛屿,由于其秀美的风光,被称为川东北第一风景湖。 四季风光
翠湖的四季风光各有奇观,美景应时而变:春登望湖楼,见碧水蓝天,玉带长堤横。
锁一弘湖水,桃红柳绿,灿烂如锦绣;夏入沁芳园,品茗饮浆,望金城山烟云笼罩,听溢洪道飞瀑直下,顿觉心旷神怡。水库中有3座小岛,由南至北为尖山寺,龙华山,月牙滩,风景各异:尖山寺的白塔与渔家,龙华山的寺庙与古树,月牙滩的听香水榭和琴韵小筑。大坝的右侧“望湖楼”,站在这里,南侧半个湖景色尽收眼底,这里有八景:玉带长堤、芳园秋月、银风倒影、龙华晚照、平湖岚光、溢流飞瀑、龟山揽胜、金城烟云。而去翠湖的北部则要乘船,经水路十八弯,北部湖区的植被覆盖率较南部湖区更高,而且游人也少有涉足,其景色也更加幽静,美丽其境之幽,其意之美尽在其中。 美丽传说
关于响水滩的来历,在当地有一个传说:有一力大艺精的石匠周世劲,见田地久旱,决心闯龙宫为民求雨,当他找了七七四十九天时,身子累坏了,这时落入一个洞中,最后闯过九九八十一道难关,来到龙宫,龙王被其精神感动,送他一只金铃,什么时候要雨只要将金铃摇动即可,从此人们过上安居乐业的主活。
他死后,人们在他坟前安了一个石盒子,把金铃放在石盒中,后一个自私的人私自取雨惹怒龙王。龙王又收回金铃,但就在放铃的下面涌出一股溪流,流水经过石滩就发出轰鸣的响声,人们就把这个滩取名响水滩。
翠湖景点
望湖楼
大坝的衔右侧,是大书发家赵蕴玉写的“望湖楼”,望湖楼共有三层,层层皆可看风景,
岳池翠湖之水泊人家
举目眺望,四周山峦重叠,所有景色尽收眼底,楼下大坝,白色的栏杆整齐排列在大坝两侧,如同镶嵌在石坝上的玉带,望湖楼有诗可证:“玉带横锁千山水,琼搂纵托九霄霞”。楼前的雌雄石狮,引人驻足观看、尤其是雄狮口合珠宝,欲吞非吞,憨态可掬大坝的左侧是白允叔题写的“沁园芳”楼,由丹柱、碧瓦等组成,雕龙飞舞,古色古香,十分幽静,门里外有杨超等书法家的手笔,有苏轼的诗句:“水光潋滟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有“浅渚漫游看花笑,芳园闲坐待月来”等诗联。坐在石凳上轻看湖水和快艇穿越,别有一番情趣。 龙华山
乘上小舟,就可到翠湖的另一个景点,那就是湖心岛龙华山,这里有许多优美的传说,传为最广的说是龙华山和山后的玉凤山是兄妹,哥龙华为保护百姓和庄稼的安全,用身体抵挡滔滔大浪,最后被水淹死,妹妹玉凤伤痛不已,也倒在大地上死去,而耸立成两座山。据说龙华山上的树木从不怕干旱,年年都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很是让人喜爱。 龙华阁
龙华山上育一阁叫龙华阁,阁前有一棵黄桷树,大约有500多年历史了,因其历史久远而惹人逗留,真左边有一小亭,名曰"悠然亭",亭内设有石凳、石桌,亭前的对联"隔水修竹绿,依山小亭红"把小亭的雅致,写得形态逼真。
走进龙华阁大门,李半黎写的蕴玉怀珠"四个大字映人眼帘,左墙是宽2米、长6米的"杨八姐游春图"不知出于何人之手,右墙则是"屈子行吟图",说的是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楚国被逐,忧心国事,可惜年代久远,其画开始脱落。 龙华阁内有许多对联,大都出自名家之手,如"君诗各吟桃李柳,我画独写竹松梅"。"山居深处,密林阁隐容吾静;鸟遇幽时,修竹闭亭伴游客"。 阁内还有"天外天"、"爽心亭"等等,其联"瞻望长空,回望云山笼胜景;纵观旷野,一泓湖水润良畴","亭前湖光无限好,园外山色占春多",可以佐证其幽静、淡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