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山概况
巍巍三角山,横跨于浠水、蕲春两县之间,方圆三百里。主峰三角尖海拔1200米,形状由低渐高拔地冲天,中尤突出,酷似笔架,又名笔架山。《中国名胜词典》所载的“笔架飞瀑”景点,就在这里。
三角山山上怪石嶙峋,佳木错落之中,有寺殿雄峙,摘星台昂举,风云二洞幻奇,石刻焕彩等许多胜迹。特别是其飞瀑更为驰名。瀑布位于山腰下两陡壁间,宽5米余,中有数埂,高270米左右,如削似劈,从上俯视,头晕目眩,由下仰望,突兀惊人。底一巨潭,渊深难测,急流如柱,终年不断。水大时,激涛翻滚,雾腾雷震,动人心弦;水小时,似数白练飞垂,碎浪四溅,珠洒琴鸣,悦目爽耳。历代名人多到此欣赏。现崖壁上仍保留着他们留下的诗词、字刻。其中宋淳熙年间赵不迹手书“观颐视覆”四字,每字高70余百米,宽60余厘米,苍劲雄健,尤为珍贵。
三角山的梵宇始建于梁。据杭州天一阁收藏的明《嘉靖蕲州志》记载,唐涿州的僧人(祖师)韩令圭于911年至912年在这里始创古刹“三角寺”。三角山一地内十三场就有三十六寺庙、七十二庵观,曾有“三千和尚八百道士”之说,盛况非凡一般。三角寺旁,有西陵岩。相传这岩石板上有祖师留下的足迹手印,历史上的文人墨客游览此处仙迹时,也在岩石板上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手迹。如此宋大文谊苏东坡的“手足印石,复量不一,仙家玄妙,佛法无边”;清韩郑板桥的“祖师之灵,千古留名”等手迹,至今犹存。
在三角山的主峰东南山腰有一奇洞,名老龙洞。这个洞,进口是横的,上镌“松结龙源”四字,出口是竖的,上刻“津液龙涎”四字。洞里烟云出没,三个泉眼的水像海水一样,每日子午两时涨落,故有“子午泉”之称、号称“杉木之王”的古杉,高20余米,径5米,材积10.7立方米,人称拨火棍。相传为明代一角寺的老和尚追赶山神时,拿着拨火棍到此歇息,把拨火棍往石板上一插,后生根入缝长成大树。至今,顶端两米长的树梢呈黑色,不长枝叶,如火烧焦一般。
三角山不仅景物优美,而且跳动着中华民族历史的脉博。在三角山脚下达城河一带是毛家嘴“西周文化遗址”,这里曾发掘出3万余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其重现人间的彩绘漆器,为全国文物之一“最”。三角山还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重要的一角,在漫漫长夜之中,曾走过元宋末红巾军、明末五大营、清末太平军的轻骑铁马,留下许我悲壮激越的故事。进入现代,徐向前、李先念、高敬亭、张体学、刘伯承和邓小平等领导同志先后率领人民子弟兵来到这里,谱写出了一曲曲克敌制胜的凯歌。
神奇的三角山,一部活的地方史、文化志,一组扣人心统的叙事诗,一幅精美绝伦的立体名胜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