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渊源,造就了泌阳人独特的性格。泌阳人剽悍,敢恨敢爱,认准了路坚决走到底,即便掉脑袋也在所不惜。县境内多山,为土匪提供了栖身场所,在民不聊生的年代,很多人为了活命,落草为冦,故土匪众多,大到上几万人的大杆子,小到一个人的“搓单(一个人的土匪)”,多如牛毛,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就是在这样生存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泌阳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大家所熟知的小延安——竹沟,是当时中共中央中原局、河南省委所在地,是新四军第四支队八团留守处,是南方八省十四块游击根据地之一,今天已经成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之一。其实,竹沟根据地的前身首先是在泌阳建立的,当时革命处于低潮,到处笼罩着白色恐怖,河南省委遭到破坏,整个河南仅有几处共产党的星星之火,王国华等有志之士在泌阳县王店乡张楼村召开会议,成立了中共鄂豫边区省委,后迁泌阳焦竹园,再迁确山县竹沟,革命斗争的熊熊烈火越烧越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抗日阵地和战略支撑点。在残酷的斗争面前,坚强不屈的泌阳人挺身站了出来,顶着狂风暴雨冲了上去,没有向反动势力低头,没有被白色恐怖吓倒,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泌阳人的骄傲。据统计,为中国革命献出生命的泌阳人共有一千多名,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就有七百多名。
泌阳人善于创新。自古以来,泌阳人就喜欢弄新花样,喜欢创新,彰显出与众不同的性格。信神信鬼信佛自古有之,不要说在古代,即便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鬼信神信佛的人仍然不是少数,而泌阳人范缜却在一千五百年前就不信鬼神,并写出了光辉著作,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当时百姓迷信之甚,达到了普天信佛,家家斋戒的程度,人人买香火祭祀,求神保佑,避祸求福,很多人不干农活,专门去求神拜佛,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而且浪费大量钱财,人民群众深受佛教迷信的欺骗和毒害,致使大量土地荒芜,民不聊生,据《南史》记载:百家为村,不过数家有食,穷迫之人,什有八九,束缚之使,旬有二三。
泌阳人能吃苦,善于团结,用他们的话说叫“抱把儿”,从不主动惹事生非。若遇外人无理取闹,扁扁身,忍耐,出来是挣钱的,哪有闲功夫斗气?如今都进入新世纪了,谁还打架?但是,如果扁扁身还过不去,对不起,泌阳人不是好惹的,头不是好剃的,绝不是任人揉捏的面团,很多人会武功,更兼性格剽悍,不出手则已,出手必伤人,必有果,因而,泌阳人在广东很多城市叫得响亮,没人敢惹。
经过多年打拼,泌阳人犹如山西人走西口,山东人闯关东,在南方很多城市站稳了脚跟,扩大了影响,做出了成绩,让外人刮目相看。现如今,山沟小县一天发往南方大都市的班车就有多辆,由此可见,泌阳在南方人数之多,成绩之不俗。特别是近两年,随着沪陕、焦桐、新泌高速公路的建成开通,泌阳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的山区县走了出来,如果再用老眼光衡量,那么他一定落伍于时代了。
泌阳人善于接受新事物。许多时兴的东西都是从大城市兴起,逐渐向小城市漫延,最后扩展到农村、山沟、穷乡僻壤,因而,凡是濒临交通要道的城市,总是最先接受外界信息,穿着打扮也最时兴。在驻马店九县之中,最热衷于赶时髦又敢于赶时髦且能与驻马店人的时髦相抗衡的,不是处于京广线上的遂平、西平和确山,也不是相距三十公里去驻马店比进城还方便的汝南,却是离驻马店二百里之遥的泌阳。正如泌阳诸多方面与常人看法相悖一样,泌阳人对于追求时尚总是走到前面,其勇气叫人敬佩,其灵活令人瞠目。牛仔裤浪潮刚刚波及到驻马店,泌阳县城已经遍地开花;皮衣取代棉袄刚刚现出端倪,泌阳县已经有人生产加工皮衣了,从生皮、到脱毛、到酸洗、到鞣制直至生产出成衣,全套工艺,至今,全市没有第二家这样的工厂,其魄力和勇猛冠绝全市;舶来品的超市出现不久,泌阳紧跟其后,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步行街作为新生事物,几年前还仅仅限于大都市,是时尚和现代的象征,但仅仅几年时间,泌阳的乡村集市羊册就有了步行街,并且绝不是浪得虚名,而是实实在在,货真价实,其规模不比任何中小城市的步行街逊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