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奇迹”——攀枝花

家乡区县: 攀枝花市东区

奇迹之一:车轮上的工业基地

在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史上,凡是大工业基地建设,一般都是在具有铁路和航运,能够通过大量运输的条件下,才能完成,然而,攀枝花是个例外。

1964年,党中央、毛主席作出建设“大三线”的战略决策,决定攀枝花工业基地尽快上马,争时间、抢速度,尽快建成出铁。当年,数万名交通建设者先行进入攀枝花,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相继完成了市区主干线——石华公路、平大公路、宝摩路、灰大路、冶金环线的建设;全线改造了108国道雅安至鱼鲊段;新建两座独立大桥,初步改变了交通闭塞状况。

奇迹之二:“象牙微雕”钢城

攀钢主体工厂和基础设施的总图布置与设计,是我国冶金建设史上很少遇见的难题。

弄弄坪厂区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不到1公里,总面积仅2.5平方公里。它前临大江,左右后三面环山,自然地形坡度达10%~20%,最大达到50%,且有5条大冲沟和2条断裂带横截场地。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剥落、岩堆、古滑坡、昔格达土层交错重叠,如果照搬前苏联模式,在这里建设大型钢铁企业只能是一个“传说”。

来自冶金部、铁道部的800余名专业设计人员齐聚弄弄坪,他们深入现场,反复勘测,先后做了50多个总图布置方案。经过多次筛选、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了一个切合实际又经济合理的总图布置设计方案,这就是被世界誉为“象牙微雕”的设计。与当时国内同规模的钢铁厂相比,“象牙微雕”式的设计使工厂用地减少一半,建筑系数高10%~20%,厂区铁路少90公里左右,土石方工程约少三分之二。这个成功的设计,为山区建设大工业走出了一条新路。

奇迹之三:30万军民打通成昆铁路

为了建设攀枝花,打通成都、昆明交通主干道,1965年4月,由铁道部第二勘察设计院设计,铁道部第二工程局、铁道兵第四师、第五师30万军民联合施工的成昆铁路开始动工修建。

成昆铁路几乎都是在深山峡谷中架桥打洞,沿线地质情况十分复杂,一些人甚至把沿线的悬崖峭壁形容为“气死猴子吓死鹰”。由于施工危险大,许多建设者牺牲在成昆铁路上。成昆铁路全长1100公里,据统计,成昆铁路沿线牺牲建设者的坟墓有1000余座,平均建设一公里铁路就有一位建设者牺牲。

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全线通车。成昆铁路的开通,使沿线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出入攀枝花的物资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成都、昆明两地辐射全国。

奇迹之四:普通高炉将“死矿”变“宝藏”

开发钒钛磁铁共生矿,是攀枝花开发的主要目的之一。钒钛磁铁共生矿的冶炼是当时世界上未解决的技术难题,但中国科技工作者依靠自己的力量,攻克了普通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共生矿的技术难关,将“死矿”变成了“宝藏”。

1959~1961年,共和国的科技工作者们开展了无数次模拟试验和讨论,最终形成了一套以普通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共生矿的方案。

奇迹之五:钒钛光华

我国钒工业体系的形成,是与攀枝花建设者向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进军,首创“雾化提钒法”分不开的。可以说,雾化提钒新工艺的产生,走出了我国自己发展钒工业的路子,也为我国冶金工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经过了约3年的试验后,负责雾化提钒工艺的建设者在攀钢原炼钢厂铸铁车间厂房内,建起了我国第一座雾化提钒工业试验装置,这座1号雾化提钒试验炉的雾化能力为60吨/小时。

奇迹之六:二滩水电站

1987年,作为二滩水电站前期准备项目的桐子林至方家沟公路开建,拉开了二滩水电站准备工作的序幕;1989年,装机330万千瓦、年发电量170亿度的二滩水电站开始前期施工;工程开工后,铁二局、水电七局、葛洲坝工程局等来自国内五湖四海的建设者汇聚到雅砻江参加电站建设;1998年5月1日,二滩水电站下闸蓄水;1998年8月18日,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2000年底,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从大坝高度、地下厂房规模、导流洞长度等方面来看,二滩水电站是当时举世罕见的巨型工程,其多项技术指标居于世界前茅。可以说,二滩水电站的修建,标志着我国水电工程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奇迹之七:从“不毛之地”到新兴工业城市

三国争雄之时,蜀丞相诸葛亮挥师南下擒孟获后,见攀枝花悬崖峭壁,草木不生,仰天叹曰:此地粮草无补,屯兵险矣!急忙撤兵而返。

如今,攀枝花市辖三区两县,面积七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一百二十余万人。经过四十多年的开发建设,昔日的荒山野岭,成为金沙江畔的一颗璀璨明珠。

1965年,当第一批建设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于攀枝花时,他们打响的第一个战役就是“三通一住”。为解决通水、通电、通车和住房问题,先期到达的建设者们放下背包就投入到了紧张的施工中。7个昼夜后,一座装机容量3千瓦的柴油机临时发电站建成;5个月后,1万平方米的总指挥部招待所和一大批简易住房建成;9个月后,装机容量为3.6万千瓦的501火力发电厂和渡口、仁和两个自来水厂建成;不到一年,一大批帐篷、席棚和“干打垒”等临时住宅出现在金沙江畔;不到两年,50多座中小桥梁、760多道涵洞和3条公路干线建成,攀枝花对外通道打通。 攀钢——被外国冶金专家赞誉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lovemayday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09357168.html

我的新浪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2895370807

我的新浪微博主页:http://weibo.com/2895370807/profile?topnav=1&wvr=6

谭梦荻(2015-04-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