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沟位于安徽省无为县,原名姚家沟,地名可溯至唐代,相传宰相姚崇曾奉旨巡察这里的孔雀河,唐玄宗便以“姚沟”命名这块土地。
古镇建于明初,原是一个古渡口,位于县境东南、距县城16公里,宛如一颗流光飞彩的珍珠镶嵌在长江北岸。“八段景”的传说见证着古镇的悠久历史:“临江古镇姚家沟,无娘立柱站街头”、“黄花滩上放战马,徐达英名留千秋”。前者是说明朝永乐年间无为州的状元邢宽,幼年丧父其母改嫁江南,因悖于封建礼教,遂在送母登舟处竖一石,曰“无娘柱”,上刻南无阿弥陀佛。后者是说朱元璋的爱将徐达,兵发江西在姚沟黄花滩大战陈友谅的故事。这些虽无可寻觅,却成了人们固化的记忆。
姚沟老街头尾长数百米,商铺几百家,徽式建筑民居,青黄石板铺路,百物翔集,人头攒动,街景繁荣。从明初将军庙祭礼的庙会,到清代李鸿章家族经营的木棚,都曾是姚沟利市的渊源。当年木材从凤凰颈东头一直连到姚沟西头,绵延江滩十余里。更因其前临大江,背依内河,得天时地利之便,远至湖广、江浙一带的商客纷至沓来,真可谓桅樯比栉,船舰迷津,是无为沿江首屈一指的繁华商埠。
长江黄金水道利害相连,在水患背后隐匿最深的危害就是血吸虫病。历史上姚沟这种瘟疫猖獗,尤以五洲为重,是全省重疫区之一。1958年,五洲5000人中有900余人染有此病。1956年毛主席发出 “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 号召,两年后又发表光辉诗篇《送瘟神二首》,疫区人民送瘟神战斗持续近半个世纪。有位在五洲参加防治工作的医生曾在日记中写道:“这里的房舍都是一家连一家顺着垅埂排着,后门坎下是个水塘,菜畦间杂有坟丘。地肥人不旺,家家有病人,旧坟新冢便是瘟神的罪证。老乡说,我家四口有三个病人,年年求菩萨保佑,人病得蔫茄子似的,毛主席派医生来治好了病,他老人家才是佛菩萨哩。”
如今这块土地已是春风扬柳,亳无疫病摧残的痕迹,满目是富饶、美丽的田园景色和江洲风光。一幢幢新颖别墅式的农居,镶嵌在棋格状的田园上。楼台上伸手可摘庭前花果,出门方寸地便能收获时蔬鱼鲜。最撩人的还是农民创办的五洲生态园,园地1500亩,分林木观赏、生态蔬菜、果园采摘、水产与禽畜养殖及农耕文化展示区。园区内绿树掩映,芳草萋萋,不时有水鸥和灰喜鹊在绿丛间翔集。昔日镇、洲间隔江渡水,今枯水之季有江底公路直通往来。姚沟亦是“一曲河柳一曲烟,湾湾河水满荷莲”的水乡,有80公顷碧玉之称的南大湖,集养殖、观光、垂钓、休闲的于一体,有着绝胜的生态画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